隨著秋季南水北調水進京,北京市將啟用水質資訊共用平臺,匯總南水北調中線全線水質數據,上游任何一地的水質污染,都可及時獲知並採取應對措施。
北京市水務局供水處處長胡波介紹説,南水進京後,水質監測的頻率將增加。為保證水質穩定,北京市正在建設南水北調中線水質資訊共用平臺。該平臺整合中線沿途各地的水文、環保、衛生等各部門、多渠道採集來的數據,形成一套完整的監測體系。一旦上游有污染,下游將第一時間應對。
目前北京市的自來水水源約有20處,南水進京初期,北京市供水中南水與本地水的配比為1:4,以後逐漸增加至1:1。由於各水廠水源不同,水質也略有差異,因此南水與本地水的配比方案也不盡相同。
在南水北調進京的首站———房山區水質監測站實驗室,記者看到,水質檢驗人員通過氣相色譜儀、離子色譜儀等專業儀器對水樣進行72項指標檢測。據了解,目前房山監測站每月進行兩次9項常規指標檢測,每月一次72項指標檢測,每半年一次106項指標檢測,檢測結果在水務局網站上定期公示。
針對上游可能發生的突發性污染事件,北京還將設立“三道防線”,拒絕“問題水”入京、入城、入廠,並建設水質監測預警,確保水質安全。 (關桂峰 梁雨芃)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