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劉筱攸
實習記者 劉藝文
前兩天,有位朋友猝不及防地問了筆者一道算術題。
諸如胡潤、福布斯、波士頓發佈的財富報告,我國高凈值人群數量綜合測算下來,截至今年上半年末應該在134萬左右。而筆者查閱18家上市銀行半年報,將其中明確公佈私人銀行客戶數量的8家銀行取平均值測算下來,我國上市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數約為70萬人。
問題是,未上市銀行大多在私人銀行的門檻認定上遠沒有上市銀行高。所以,朋友的疑問就來了——剩下的那60多萬高凈值客戶,去哪了?如果不是銀行的私行部門在服務他們,誰在服務?
這就涉及胡潤等榜單的門檻限定,以及目前國內私人銀行業務的運作體系。
首先明確一點,中國的有錢人,真的很多。這點在上市公司半年報裏一覽無遺。即使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全線放緩,私人銀行的客戶數量和資産管理規模,仍多數維持在雙位數的增長幅度。招行、工行、農行、浦發、中信、民生、興業、光大8家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數量總和,已經達到31萬。而這31萬人,為上市銀行貢獻了5.05萬億的資産規模。這是什麼概念?僅8家銀行的私行客戶資産管理規模,就已經與去年末我國備案私募認繳規模相當,比現在整個融資租賃行業資産規模還要大。
而8家銀行裏面,除了興業和中信兩家銀行持平銀監會劃定的最低門檻600萬以外,工行、農行和浦發銀行(600000,股吧)為800萬門檻,招行、民生和光大銀行(601818,股吧)為1000萬門檻。也就是説,除了自住房産、投資性房産等固定資産,僅放在某家銀行的存款、基金、理財産品等金融資産達到600萬以上的人,測算下來,18家銀行約有70萬人(用8家銀行的私行客戶平均值3.87萬測算)。
而胡潤等榜單的門檻則不盡相同:胡潤的高凈值統計口徑包括個人所擁有的固定資産和流動資産,自住房産、投資性房産等都算在內,也就是個人的資産總額。這樣的口徑,才“誕生”了榜單上多達134萬的“千萬高凈值人群”。
總而言之,胡潤統計的是個人的資産總額,而銀行統計的卻是剔除房産後在單一銀行的資産。理論上説,目前銀行的私人銀行客戶基本都屬於134萬人之列,但胡潤榜單上的134萬人卻並不是每人都能達到私人銀行的門檻。
所以,這道算數題就變成了:剩下的60多萬非私行但也算富裕的客戶,由誰來服務?
當然還是銀行,通常他們的身份會被定義為“中高端零售客戶”。這些客戶,會由分支行零售部門服務,然後待客戶的財富增值達到私行認定標準後,輸送至私人銀行部門。
從2007年私人銀行在國內起步開始,國內銀行主要採取兩種組織架構模式運作:一種是獨立事業部制,走這條路徑的銀行是少數;多數銀行走依託支行網點輸送客戶、總行和省分行進行管理和督導的內生型模式。
筆者接觸的一些銀行私行人士的普遍感受是,在實操中,單打獨鬥、人財物與分支行零售部門割裂的獨立事業部制只是一個美好的願景,根本無法快速擴大規模。所以,在這幾年的探索過程中,國內大多數銀行雖然都單獨成立私行部門,但是在部門設置上仍將其挂于總行零售業務條線下。今年1月召開的2016年全國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稱,將指導條件成熟的銀行對私人銀行等業務板塊進行牌照管理和子公司改革試點。但這肯定不容易,因為牽扯到如何平衡與零售業務部門的利益關係、如何避免與分支行矛盾並調動分支行積極性的問題。
回到本文論點。現在國內私人銀行業務正在急劇擴大,貢獻的資産規模與利潤佔比也在加速擴大。從某種程度上説,私人銀行業務居然成了一種“看週期”業務,因為從這幾年表現看,哪怕小微環境再惡劣、公司金融業務增長再緩慢,私行業務仍是財報中最亮眼的一塊。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