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14日公佈《關於多措並舉著力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問題的指導意見》,將各項任務分解落實到一行三會等多部委。《意見》指出,央行要負責落實好“定向降準”措施,發揮好結構引導作用。要發揮直接融資對於緩解融資難、融資貴的重要作用,要求逐步擴大各類長期資金投資資本市場的範圍和規模,按照國家稅收法律及有關規定,對各類長期投資資金予以稅收優惠。降低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和“三農”金融債的門檻,簡化審批流程,擴大發行規模。
多位專家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意見》把緩解企業融資貴、融資難的任務落實到具體部門,將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相關部門溝通成本、提高辦事效率。預計相關部門的落實細則將很快出臺,不排除未來向棚改、“三農”、小微等薄弱環節定向降準的可能,但貨幣政策全面“放水”的可能性不大。
增加資金供給 降低融資成本
根據《意見》的分工,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維持流動性平穩適度,為緩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創造良好的貨幣環境。優化基礎貨幣的投向,適度加大支農、支小再貸款和再貼現的力度。落實好“定向降準”措施,發揮好結構引導作用。
專家表示,《意見》不僅僅是從貨幣“池子”予以傾斜,還在具體的落實層面做出了明確指引:引導商業銀行糾正單純追逐利潤、攀比擴大資産規模的經營理念,優化內部考核機制,適當降低存款、資産規模等總量指標的權重。發揮好有關部門和銀行股東的評價考核作用,完善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的評價體系,合理設定利潤等目標。設立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偏離度指標,研究將其納入銀行業金融機構績效評價體系扣分項,約束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衝時點”行為。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重要一環在於商業銀行,當前商業銀行正面臨存款增速放緩、資金成本上升的問題,75%的存貸比考核也限制了商業銀行發放貸款的能力,對存貸比進行適當改革有助於貸款利率下行。不過,銀監會人士表示,在《商業銀行法》尚未修訂的前提下,監管部門只能結合實際優化存貸比等指標,最大程度引導資金進入小微、“三農”等實體經濟領域薄弱環節。
有專家直言,融資難、融資貴是由多方面原因,特別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其中包括“加成率”過高、風險溢價上升、房地産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吸金、信貸規模控制和75%貸存比的風險監管指標、不對稱的變相“金融自由化”、可貸資金需求缺乏利息率彈性等。這不是單靠放鬆貨幣政策所能解決的。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預計未來的調控方向還是“總量穩定、結構優化”,貨幣政策不會在總量上大規模“放水”。對於實體經濟領域的薄弱環節,要想辦法增加資金供給、降低融資成本。此前的那些定向措施,未來可能還會進一步落地,必要時也可能會再增加新的額度。
加快發展中小金融機構
《意見》提出,積極穩妥發展面向小微企業和“三農”的特色中小金融機構,促進市場競爭,增加金融供給。優化金融機構市場準入,在加強監管前提下,加快推動具備條件的民間資本依法發起設立中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
另外,《意見》要求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利率定價自律機製作用,促進金融機構增強財務硬約束,提高自主定價能力,完善市場利率形成和傳導機制。落實對小微企業的稅收支援政策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副主任吳慶認為,目前企業融資狀況在逐漸改善,但改善和需求之間還存在差距,未來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近期新批的幾家民營銀行,是增加銀行業良性競爭的重要做法,未來這個數量還會進一步增加。
同時,為了抑制金融機構籌資成本不合理上升,《意見》要求進一步豐富銀行業融資渠道,加強銀行同業批發性融資管理,提高銀行融資多元化程度和資金來源穩定性。大力推進信貸資産證券化,盤活存量,加快資金週轉速度。為了縮短企業融資鏈條,要求相關部門督促商業銀行加強貸款管理,嚴密監測貸款資金流向,防止貸款被違規挪用,確保貸款資金直接流向實體經濟。加強對影子銀行、同業業務、理財業務等方面的管理。
直接融資亟待發力
《意見》強調了直接融資對緩解企業融資貴的作用。要求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繼續優化主機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市場的制度安排。支援中小微企業依託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開展融資。進一步促進私募股權和創投基金髮展。逐步擴大各類長期資金投資資本市場的範圍和規模,按照國家稅收法律及有關規定,對各類長期投資資金予以稅收優惠。繼續擴大中小企業各類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及集合債、私募債發行規模。
央行研究局首席經濟學家馬駿表示,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中長期的改革方向應是加快發展多層次的股本融資市場。
證監會人士指出,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平衡金融體系結構,可以分散過度集中于銀行的金融風險。我國正處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結構的時期,鼓勵創業創新,扶持中小微企業發展需要提高直接融資比重。
另外,《意見》要求保監會牽頭,大力發展相關保險産品,支援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城鄉居民等主體獲得短期小額貸款。積極探索農業保險保單質押貸款,開展“保險+信貸”合作,促進更多保險資金直接投向實體經濟。(記者 陳瑩瑩 實習記者 鄭生竹)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