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糧油資訊中心的數據,自2010/2011年度以來,連續3年下降。在缺乏話語權的今天,中國大豆市場會否重演10年前的産業鏈危機?面對國際糧商的“逼倉”,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和消費國卻缺乏話語權,這一現狀已經影響到中國大豆市場的安全。
內憂外患大豆種植信心下降
中國消費了世界上近三成的大豆,八成以上的需求卻要通過國際市場滿足,2004年的行業危機加強外資企業對中國大豆市場的控制力,而今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還在試圖進入中國大豆生産市場,比如不久前跨國投資企業豐益國際,斥資30億美元進駐東北,企圖壟斷國內非轉基因大豆市場。與此同時,佔據中國國內1/3大豆種植面積的黑龍江播種面積和産量都逐年下降。最大的大豆産地賀龍江大豆種植面積從2010年的6735萬畝縮減到2013年的3105萬畝。
2014年的中央1號文件提出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目標價格改革試點,這一措施被認為是有利於激發國內企業的生産活力,但業內人士擔心在更多的扶持細則出臺以前,國際大豆生産企業可能會大量提高對華大豆的輸出量,造成國內大豆價格下跌,從而導致國內大豆種植量進一步減少。
産業鏈危機或將“變身”來襲
2004年蔓延的中國大豆産業鏈的行業危機令人印象深刻,如不採取有力的措施,不少業內人士擔心2004年的一幕有可能以另一種形式出現。“今年的違約風波和2004年的不同之處在於部分企業採取了洗船行為,這是一種國際貿易的融資手段,”黑龍江省大豆協會副秘書長王小語告訴記者,“將進口大豆這種正常的貿易行為變成融資手段是一種惡性的獲利方法,是銀行等金融機構所不希望看到的。”
記者了解到,長期以來,美國掌握著大豆的價格,美國農業部定期發佈的産量報告成為全球大豆期貨價格運作的風向標。2003年,美國農業部調低大豆庫存,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大豆價格大幅上漲,引發國內大豆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搶購。隨即國際大豆價格快速回落,國內大豆加工企業由原先的盈利變為全行業虧損,受衝擊最嚴重的壓榨企業停産甚至倒閉,近七成陷入困境的企業被四大跨國糧商ADM、Cargill、Bunge、達夫收購參股,2006年外商獨資或參股企業佔中國60%左右的大豆實際壓榨量。
與2004年時不同,國際大豆期貨市場已從單次定價改為多次結價的定價方式,美國大豆的價格從先漲後跌改為先跌後漲。事實上,大多數國有大豆進口企業都要直接或間接通過國際糧商進口。在多次結價的定價方式下,外商可以允許進口商在相對長的點價期限內先行點價,行情上漲後再行洗單,累積價差成本,最終確定成本構成。這種方式給進口企業在降低採購成本的機會的同時,放大了行情的價格波動風險。其中對進口方最為不利的局面就是豆價先跌後漲,如果進口方在低位沒有點價或不反向進行期貨套保鎖定成本,最後會被迫在高位點價結算。
無話語權將“被危機”
2013年,全球大豆的消費量是2.694億噸,中國為7557萬噸,佔全球消費量的28%,這一數字並沒有讓中國在大豆市場上謀得任何話語權。
在業內人士看來,出現大豆違約危機的根源在於中國缺乏大豆定價話語權。雖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但卻毫無討價還價的權利,美國才是全球大豆名副其實的定價中心,美國農業部定期發佈的産量報告成為全球大豆期貨價格運作的風向標。而價格的劇烈波動最終將危及我國的食品産業安全。
中國的期貨市場並沒有全面走向國際,大部分中國買家普遍通過國際糧商在CBOT進行期貨頭寸點價,國際糧商可以輕易掌握中國買家的已點價頭寸和未點價頭寸情況,使海外資金有天然優勢進行逼倉。一旦中國的大豆進口商被迫在高位點價結算,隨之而來的就是國內糧油價格的被動推高、物價上漲、進口商馬上會將風險轉嫁到國內壓榨飼料養殖市場,同時國家還要多付出美元外匯。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