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改革動真格才能消除“審批長征”

2014-02-19 09:03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海南省人大代表邢詒川在海南“兩會”上“曬”出了他製作的“行政審批長征圖”。長達5頁的A 3紙張,詳細記錄著一個投資項目從獲得土地到辦完手續,需經過30多項審批,蓋上百個章,全程最少需歷經272個審批日。(《京華時報》)

  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話“市場不等人”,其中提到的既有機遇問題,又有時間問題。對投資商來説,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如果一個投資項目辦完手續“需272個審批日”,就很可能錯失難得的機遇,在市場上失去競爭力。誠然,有些審批事項,如環評、用地等,與當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是必須設立的。但當下的情況卻是,審批流程冗長繁瑣,審批項目過多過濫,“跑不完的路,蓋不完的章”,耗費了投資商大量時間,造成極大的浪費。

  在現實中,每個部門的行政審批職能看上去都是合情合理的,工作人員照章辦事、有法可依,似乎少了哪個章都不行。但仔細想想,卻不是那麼回事兒,很多審批事項落後於時代,其實早就該取消或調整了。如廣州實行審批流程改革後,“原來799天的行政審批,37天就能搞定”。

  必須承認,一些繁瑣和不必要的行政審批已成為“沉疴痼疾”,雖然一直遭受社會公眾詬病,但始終難以得到徹底根治。之所以如此,根源在於一些職能部門思維陳舊、固步自封,而對有些職能部門來説,行政審批權實際上代表著利益,成為他們謀取私利的一種工具,放權就意味著自我革命、利益受損,因而對改革陽奉陰違,甚至千方百計進行阻撓。

  消除“審批長征”,必須動真格深化改革。不僅要完善頂層設計,對行政審批制定改革方案,促使相關職能部門自我革命,更要對各個領域內社會公眾呼聲最強烈的問題進行整改,譬如取消或下放一些審批權、打擊“吃卡拿要”不正之風、借助現代技術手段提高辦事效率,讓行政審批既能發揮把關作用,又能起到助推作用。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