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14-2020年)》關於“食品加工業發展目標”部分強調指出,“加快建設産業特色明顯、集群優勢突出、結構佈局合理的現代食品加工産業體系,形成一批品牌信譽好、産品品質高、核心競爭力強的大中型食品加工及配送企業”,要求“到2020年,傳統食品加工程度大幅度提高,食品加工技術水準明顯提升,全國食品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0%以上”。努力實現這一目標,構建現代化的食品加工産業體系,對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滿足消費者的新需求,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6月份,全國有規模以上食品工業企業35263家,與2012年底相比增加1571家,增幅4.7%。食品工業以佔全國工業6.8%的資産,實現了佔比9.8%的主營業務收入,創造了佔比12.7%的利潤總額,上繳稅金佔全國工業的20.9%。食品工業在全國工業經濟中的支柱作用明顯。
《綱要》強調要發展“方便營養加工食品”。當前,由於社會購買力增強,勞動力和時間成本上升,追求生活品質的意識提高,“方便營養加工食品”是年青一代城鄉居民日常生活消費的主要選擇。因此,要“加快發展符合營養科學要求的和食品安全標準的方便食品、營養早餐、快餐食品、調理食品等新型加工食品,不斷增加膳食製品供應種類”。食品工業應最大限度地滿足新時期新一代居民的食品消費新需求。
《綱要》還提出“加快傳統食品的工業化改造,推進農産品綜合開發與利用”。中華民族在五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傳承下來的傳統食品豐富多彩,在國內外廣受歡迎,具有強烈的市場需求。在社會迅速發展、物質相對豐富,工業化、自動化和資訊化水準不斷提高的新時代,傳統食品工業的工業化、標準化和自動化,將是中國食品工業可持續發展、産業轉型升級、適應新的消費需求、傳承中華民族文化和歷史所面臨的新挑戰,也是産業發展的新機遇。
傳統食品工業化是指按照一定標準、規範和流程,由機械化生産代替手工製作,由自動化的流水線代替單元操作,實現操作規範化、生産機械化、工藝自動化、産品標準化的新型生産方式,以形成和其他製造水準相當的食品産業或産業體系。目前,中國傳統食品工業化的發展面臨5方面的挑戰:一是製作原料標準化程度低;二是工藝合理化和標準化水準低;三是食品製造設備落後;四是科技支撐能力不足;五是産學研結合不夠緊密。
因此,《綱要》在“政策措施”的“加快食物與營養科技創新”部分指出,針對食物、營養和健康領域的重大需求,引導企業加大食物與營養科技投入,加強對食物與營養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研究。
相信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和新一代食品科學家、企業家和消費者的共同奮鬥,中國食品工業體系也將和中國的經濟發展一樣,同步邁入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
(作者係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産品加工研究所教授)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