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投資協定第十一輪談判定於明年1月在中國舉行。目前,中國已與100多個國家達成了雙邊投資協定。2012年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對外直接投資經濟體。而美國是當今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中美儘早簽訂投資協定,不僅有利於中美經貿關係的發展,對其他地區投資協定也將起到示範作用。
12月23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在就近期若干經貿熱點問題接受媒體聯合採訪時透露,經雙方初步商定,中美投資協定第十一輪談判定於2014年1月在中國舉行。
根據2013年7月舉行的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所達成的共識,中美雙方于2013年10月下旬在華盛頓舉行了《中美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第十輪談判。這是雙方進入實質性談判後舉行的首輪談判,談判進展順利。
在剛剛閉幕的第二十四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上,美方表示歡迎中國企業赴美投資。沈丹陽表示,希望在中美商貿聯委會剛剛達成一系列成果的良好氛圍下,第十一輪談判能夠取得更多進展。
難啃的硬骨頭
雙邊投資協定(BIT)是國與國之間為了保護和促進兩國投資活動而簽署的雙邊條約。在今年7月舉行的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中,中方同意以準入前國民待遇和負面清單為基礎與美方進行投資協定實質性談判,被認為是該輪對話的最大成果之一。而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將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探索負面清單管理,對投資等管理體制新議題進行先期試驗,標誌著中國政府對負面清單試點的大幕正式開啟。
要達成中美雙邊投資協定,可以説是在啃一塊“硬骨頭”。在即將迎來的第十一輪談判中,業內專家預測,市場準入、勞工規則、智慧財産權、國有企業、國際仲裁等問題將成為談判的重點,也是難點。美國針對的不只是具體行業和具體問題,還涉及到中美雙方今後所要遵循的國際投資規則。“在投資發面,兩國仍存在一些分歧。中國缺少投資機會,在國際市場中,美國市場廣闊、相對透明、法制健全,是投資機會較好的國家。”
“但由於兩國互信不夠,美國常以國家安全為由阻礙中國投資,限制華為進入美國市場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金燦榮表示。
積極信號也在顯現。今年7月,美國國會參議院部分議員曾對中國雙匯國際公司收購美國豬肉巨頭史密斯菲爾德“發難”,但該收購協議最終獲得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的審批許可,9月26日,雙匯國際與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聯合宣佈收購完成,收購金額約為71億美元。
清華大學中美關係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表示,這場並購案給了中國企業強烈的信心,完善了中企對投資美國的認識。收購完成的結果表明,投資額再大,美國都能接受。而近期中美高層的交流、互訪將給中美經貿注入新的活力。
對中美經貿意義重大
今年1~11月,中國對美投資36.5億美元,已連續兩年超過同期美對華投資。周世儉指出,中國對美投資增長速度已經超過了美國在華投資增幅。
截至2013年11月底,中國在美各類投資累計300億美元,美在華實際投資累計729億美元。美國已成為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第三大目的地,也是第四大外資來源地。
賽迪研究院世界工業所研究員朱帥表示,中美投資協定談判對中美經貿關係意義重大,對於中美兩國來説,努力達成一個高標準的雙邊投資協定符合兩國的共同利益。
首先,使得中美兩國之間投資變得更加自由,雙邊投資協定的宗旨是平等與互利,這有利於減少政治對兩國投資的干擾。
其次,為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合作提供範本。中美兩國分別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中國是當今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增長最快的國家,而美國是當今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兩國之間如果能達成雙邊投資協定,對中國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簽署雙邊投資協定無疑會起到示範效應。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