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羊羊”如何成了“貴羊羊”——牛羊肉緣何成了百姓餐桌上的“奢侈品”?
新華網呼和浩特11月12日電(記者任會斌、董璐、邵琨)寒冷的冬天,約上三五個好友吃頓肥羊火鍋,該是何等的溫暖愜意。然而,由於價格持續上漲,牛羊肉令許多消費者望而卻步,儼然成了餐桌上的“奢侈品”。人見人愛的“喜羊羊”,為何成了讓人敬而遠之的“貴羊羊”?
百姓喊“吃不起” 肉販嘆“賣不動”
“現在牛羊肉價格比前幾年貴多了,我一個月收入4000多元,去市場買肉時都犯算計,那些低收入群體估計也就逢年過節才吃上幾斤了。”談起牛羊肉的價格,呼和浩特市民鄭飛龍感慨地説。
鄭飛龍告訴記者,內蒙古是畜牧業大區,也是肉類消費大區,羊肉、牛肉是當地百姓日常烹調、待客的傳統食品。但與兩年前相比,目前他們家牛羊肉購買頻率、總量都明顯減少。
有同樣感受的呼和浩特市回族大媽張金鳳無奈地説:“雖然貴,但是不吃還不行,現在只能托熟人一次買上十來斤,凍在冰箱裏慢慢吃。”
記者在呼和浩特市東瓦窯等三處農副産品批發市場了解到,現在牛肉和羊肉價格都比年初漲了不少。去年11月,鮮羊肉批發價一般在每公斤50元左右,牛肉批發價一般在每公斤34元到36元。如今,呼和浩特市場上的鮮羊肉批發價一般在每公斤60元到65元,品質高些的在每公斤68元左右;牛肉批發價每公斤一般在55元到60元。
由於價格太高,市場上買牛羊肉的人明顯少了。“今年特別不景氣,以前一天能賣一兩隻羊,現在只能賣個十來斤,大家情況都差不多。”牛羊肉店主張振平嘆氣説。
張振平的店位於呼和浩特市明珠便民市場,臨近的居民小區並不少,但是前來購買牛羊肉的顧客並不多,門口架子上還挂著很多沒有售出的牛羊肉。“我賣牛羊肉有20多年了,自從2009年出現漲價勢頭以來,就開始不好賣了,最近幾個月更是賣不動。”
肉價走高 肉販反而叫苦
感嘆肉不好賣的攤販不在少數。有些攤販説,近期牛肉羊的銷量較往年明顯下降,幅度估計在40%左右。
“你們也看到了,今年肉價雖然高,可是買的人沒幾個。”在東瓦窯農副産品批發市場,“張三鮮羊”的老闆張三説,今年白條羊的批發價是每公斤55元,比去年11月的每公斤37元左右高出一大截。以前最好的時候一天可以賣掉20多只羊,現在一天只能賣七八隻。
“別看牛羊肉價格高,實際不是市場好,是價格低了不掙錢。”張三説,上游的進價漲了很多,批發出一隻30來斤重的羊,扣除成本後純利潤也就10多元錢,賺的錢反不如往年。
王海軍是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大青山鄉的一名養殖戶,養羊有20多年了。他説,近期羊肉價格的上漲和養殖成本的上升有很大關係。“這幾年啥沒漲價?電費,防疫費和藥費,飼料費,羊倌費,運輸費,養羊的成本至少上升了30%。以前雇一名羊倌每年工資幾千塊錢,現在得1萬多元。”
內蒙古農牧業廳現代農牧業産業科技服務體系肉羊示範推廣團隊主任張志剛説,隨著牧區和農區的人口向城市轉移,客觀上導致了從事養殖業的人口減少,加上人力成本大幅增加,肉牛和肉羊的養殖成本由此明顯提升。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于光軍分析説,以前把牛羊往草原上一趕,啃得露出地皮都沒人管,現在禁牧、休牧的力度越來越大。除了飼料、人力等養殖成本增加,生産成本也因此增加了不少。同時,與近幾年人們的收入增幅相比,肉價漲得過快,部分人難以承受。
漲勢短期難改 “有形之手”需作為
“我國的生態保護力度越來越大,禁牧、休牧等政策使得牧區牛羊養殖規模受限。此外,勞動力成本上升很大,食品品質監管力度又越來越嚴,因此今後一個時期,牛羊肉之類的農畜食品的價格總體仍將呈上漲趨勢。”張志剛等人分析説。
“在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發揮影響的同時,政府調控這只‘有形只手’也要注意發揮作用。”于光軍建議説,一方面,政府要落實對低收入群體的價格臨時補貼政策;另一方面,在利用拋售儲備肉等方式調節供求、價格的同時,打擊干擾正常市場秩序的不良行為。
同時,政府應加強對養殖戶的技術支援、指導、信貸等服務,大力發展現代畜牧業,規劃建設養殖基地,提高牛羊肉等農副食品生産能力。同時,建立和完善生鮮農副産品運輸和儲存體系,增強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
張志剛説,發展農區養殖業,是增加肉類供應的可靠渠道。但是,當前農區的肉羊、肉牛養殖成本居高不下,建議政府在農區肉羊、肉牛品種選育、飼草基地建設、棚圈設施建設等多方面,給予技術、資金支援,調動農區發展肉牛、肉羊養殖業的積極性。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