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運營商錢緊拖累寬帶中國進程

2013-11-09 10:24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運營商錢緊拖累“寬帶中國”進程

  專家估測全國性網絡建設成本高達萬億

  運營商“錢緊”正在拖累“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進程。《經濟參考報》記者從三大電信運營商處獨家獲悉,作為推進“寬帶中國”戰略實施的主體,目前三大運營商在網絡升級改造及建設全新網絡過程中,均面臨不同程度的資金緊張問題,使得部分地區寬帶建設進展緩慢,或將影響“寬帶中國”戰略順利實施。

  8月17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印發“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到2015年,城市和農村家庭寬帶接入能力基本達到20M和4M,部分發達城市達到100M;到2013年年底,城市地區寬帶用戶中20M寬帶接入能力覆蓋比例達到80%。

  包括三大運營商和寬帶設備商在內的業內多家廠商表示,從今年的工作進度看,要順利實現“寬帶中國”戰略提出的目標有相當的難度。

  中國電信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介紹“目前,在發達的城市地區,改造升級現有網絡的成本大概是每戶1000元,而在農村地區和邊遠地區,這一數字將變為5倍甚至10倍。對運營商而言,是相當大的資金壓力”。

  另有運營商人士指出,要完成“寬帶中國”戰略制定的目標,單個運營商建設和改造全國性寬帶網絡的總成本將高達2000億至2800億元,三大運營商總計建設成本將超過6000億元。如此高的投資額和漫長的資金回收期,如果沒有一定的資金或財稅支持,運營商將陷入資金短缺的困境。

  中國移動相關人士告訴記者,“6000億元建設成本”的說法未必準確,但反映出運營商目前的困境。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產業研究室主任史煒認為,既然“寬帶中國”戰略作為國家戰略,政府就應該在資金層面進行一定的投入,這樣不但能夠幫助運營商解決一定的資金壓力,還有助于引導產業的健康發展。史煒介紹,歐美日韓等國在推進各自的寬帶戰略時,均採取了“政府採購”、“政府買單”的做法。

  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IC T產業研究部主任何偉認為,建立寬帶普遍服務基金是推動“寬帶中國”戰略最為有效的辦法。他介紹說,建立寬帶普遍服務基金在歐美發達國家十分普遍,主要由政府、運營商和利益相關方投入資金,用于農村和偏遠地區的寬帶網絡建設。在國內,可以從運營商上繳國資委的央企利潤中拿出一部分返還給運營商,用于補貼從事農村和邊遠地區寬帶普及工程建設的成本。“寬帶中國”戰略研究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則表示,根據我國國情,寬帶普遍服務基金給予運營商的補貼比例不應低于其建設成本的三分之一。

[責任編輯: 馬小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