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李彤)隨著十八屆三中全會會期臨近,全社會對三中全會的關注日漸升溫。各界人士普遍認為,本屆三中全會將勾勒未來10年中國改革藍圖,議題或將觸及行政體制改革、金融改革、城鎮化發展、資源價格改革等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歷屆三中全會多是聚焦深化經濟領域的改革問題。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對人民網記者表示,改革開放以來,三中全會上作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轉折意義的改革決策,是體現新一屆領導施政綱領的會議。從歷屆三中全會的中心議題與關鍵詞中,能夠看出黨對於經濟體制改革、中國發展方式的認識在不斷發展、不斷成熟。
過去30多年中,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把全黨工作的著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建議”,自此中國進入全面經濟建設時期,被視為改革開放的起點。十四屆三中全會制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框架。十七屆三中全會提出深入推進農村改革。而當下,全球經濟形勢錯綜複雜、復蘇前景尚不明朗,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處於轉型升級關鍵期。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下一步改革舉措世人矚目。
聚焦今年以來相關舉措,推進改革開放、激發市場活力,成為本屆政府改革的發力點。記者梳理髮現,今年3月以來,各部門相繼推出20余項改革舉措,涉及推動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擴大“營改增”試點、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項目、建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取消金融機構貸款七折利率下限、暫免征收部分小微企業兩稅、推進資源價格改革、完善鐵路等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等內容。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新一屆政府以向市場放權、向社會放權的機構改革開局,表明瞭經濟體制改革和政府轉型相結合的改革方向。今年以來,國務院已取消和下放200余項行政審批事項,三中全會可能將提出進一步推動行政體制改革的相關舉措。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表示,行政體制改革的目的是簡政放權,其方向是進一步減少政府對經濟的直接干預,繼續削減政府審批許可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細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上海自由貿易區採用負面清單管理(法無明文禁止即可為),就是加快行政改革的突破,未來舉措值得期待。”汪玉凱説。
市場對金融改革繼續向深水區推進預期較強。今年7月份,央行提出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下限,證監會等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投資額度增加到1500億美元,相關舉措被業界認為既有態度、又有行動。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産業經濟研究部部長馮飛表示,推進金融改革有利於完善利率和匯率的市場化,提高境內外資金配置效率。他説,未來相關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建立多層次金融市場,包括批准設立民營銀行等。
財稅體制改革被公認為是改革的另一個重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孫學工認為,財稅體制改革實際也是行政體制改革的一部分,有利於厘清政府和市場、中央和地方的關係。相關改革的方向應該是進一步完善分稅制,擴大營改增試點範圍,完善收入分配體制,擴大房産稅等財産稅試點也應考慮。
城鎮化是我國經濟發展最大的潛力和機會,也被認為是本屆三中全會可能發出的“好聲音”。今年6月,國務院《關於城鎮化建設工作情況報告》指出,目前土地城鎮化快於人口城鎮化、市民化進程滯後、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嚴重影響新型城鎮化進程。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鄭新安認為,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破除地方土地財政等將是下一步相關改革重點。
資源價格改革被業界認為有可能被會議涉及。今年以來發改委頻頻發力,通過減少電煤價格干預、調整成品油定價機制、調整非民用天然氣價格等進行改革。業界人士認為,未來幾年將會持續推進構建支撐經濟發展的資源價格改革,有關資源環境産權制度、資源要素市場體系等亟待建立和完善。
目前中國改革面臨的問題涉及各個領域,有些情況根深蒂固。“改革既蘊藏巨大紅利,也面臨挑戰,中國政府將用壯士斷腕的決心繼續推進改革”。李克強總理曾在多個場合表示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這顯示出中國政府堅定改革開放的決心和信心,也進一步強化了人民群眾對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期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研究部部長侯永志表示,改革是發展中國、富裕中國、強大中國的關鍵一招。過去30多年,靠改革,中國實現了全球最快的經濟增長,今後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依然離不開改革。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對改革進行頂層設計和系統安排,在改革的航程中將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我們對三中全會充滿期待,一定能為建立科學完備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社會體制、文化體制和生態體制做出全面規劃和部署,一定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巨大歷史貢獻。”他説。
[責任編輯: 孟雅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