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經濟觀察  > 正文

遺産稅之憂惟有“透明”“回應”可解

2013-09-30 09:06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 觀察家

  李克強總理近日強調,要打造“透明政府”、“回應政府”,對遺産稅這樣民眾高度關切的問題,更是要透明決策,“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信得過”。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幾天前,國務院參事劉桓透露,徵收遺産稅被寫入十八屆三中全會文件草稿,引發輿論聚焦。而媒體發現,早在2004年9月,財政部就出臺《中華人民共和國遺産稅暫行條例(草案)》,並在2010年進行了修訂。

  據稱,2010年的修訂版,給出了具體徵收起點、對應稅率及其計算方法。按照該方案,遺産稅自80萬起徵,500萬的遺産凈額應納稅84萬,1000萬、3000萬的遺産凈額分別應納稅209萬和1034萬。這組數據一齣,立即引發很多爭議,尤其是80萬的起徵點,因為將涵蓋眾多中産家庭而遭受質疑。

  當然,目前各種遺産稅的資訊,依據的都是專家説法或“過時”草案,並無確切的權威消息。但輿論的喧囂,恰恰説明這一稅種的複雜性。如果相關部門確有開徵遺産稅的意向,就應正視各種質疑,做好溝通、徵求民意的工作。李克強總理近日強調,要打造“透明政府”、“回應政府”,對遺産稅這樣民眾高度關切的問題,更是要透明決策,“讓群眾看得到、聽得懂、信得過”。

  遺産稅一般被認為是調節收入分配、縮短貧富差距的利器,被很多國家所採用。但爭議也始終伴隨著這一稅種的前世今生,近年來更是有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義大利等國家相繼停徵遺産稅。我國的香港地區,也于2006年取消遺産稅。原因之一,正是當時的遺産稅很大部分徵到了中産階級頭上,背離了“劫富濟貧”的初衷。此外,減稅也是國家或地區吸引資金或人才的重要手段。

  由此可見,遺産稅該不該徵,本身就是一個存在爭議的問題;如果徵收方式再不合理,連能否實現“劫富濟貧”的功能也很難説。美國2011年時,個人遺産稅的起徵點為500萬美元,夫婦是1000萬美元,稅率降至35%。因而,這基本是一個和中産以下家庭無關的稅種。如果國內真是以80萬元起徵,那就意味著遺産稅成了很多中産者的新負擔。這就不是調節收入分配,而是涉嫌與民爭利了。

  近年來,中國不斷提高個稅的起徵標準,重要考慮就是給中低收入家庭減負。在社會保障制度尚存很多不足的現實下,稅負高低直接影響納稅人的生活品質和安全感。過低的遺産稅徵收標準,無疑會對一些中産家庭,形成新的打擊。從網路輿論看,這的確已成很多人的隱憂。除此之外,諸如富人群體的財産是否能明晰界定,遺産稅能否用之於社會,也眾議紛紜。

  無論政府近期是否考慮有新動作,現在沉默都不是最好選擇。基於“透明政府”的理念,希望相關部門儘快做出回應。遺産稅的徵與不徵,並不只事關“富人”,而是和社會中的每一個人利益攸關。其決策過程,應該始終置於公眾的目光之下,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消解分歧、凝聚共識。

  □敬一山(媒體人)

[責任編輯: 王君飛]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