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間以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多個地塊成交價再創新高。開發商在嚴厲樓市調控大背景之下的“瘋狂”舉動,更是引發了人們對未來房價可能再次飆升的擔憂。
常言道,無利不起早。搶地的開發商是生意人,不是慈善家,更不是傻子,沒有利潤可圖的買賣肯定不會去做。拿5月29日上海長寧地塊來説,每平方米40079元的樓面地價更是創出了上海三年來的新高,只需要簡單地估算,就很容易理解人們對未來房價的擔憂之所在。而以往“麵粉漲價、麵包價格跟著飆升”的經驗更是給我們提供了這種佐證。
開發商高溢價拿地的背後邏輯究竟是什麼?業內普遍的觀點是房地産去庫存加大,開發商到了購買土地佈局新市場的週期,加上各房企都不差錢,房地産市場熱度不減,以及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病症加重,多因素疊加讓這場搶地大戰上演得是“淋漓盡致”。
按照目前的邏輯,一線城市的地價再創新高,商品房開發成本的直線上升,帶來的直接問題是,未來房價無疑將面臨非常大的上漲壓力,這也得到了很多業內人士的認同。因此,未來樓市調控究竟該何去何從,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房價越調越漲的局面讓樓市調控備受指責。為何我們的調控屢屢效果不佳?這需要我們進行深度的反思。不得不承認,房價的不斷飆升有著非常複雜的因素,比如北、上、廣這些一線城市樓市供不應求;投資渠道不暢、流動性氾濫導致資金迷戀樓市;土地市場壟斷、經濟復蘇緩慢更是激起了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衝動,等等,這些都可以為房價不斷上漲進行背書,但是,不管原因如何複雜,當前必須直面的問題是:不斷飆升的房價究竟還有多大的上漲空間?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的話,何以圓老百姓的住房夢?倘若任由泡沫不斷吹大,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將受到多大的拖累,對國民經濟又會産生多大的傷害?
回顧這幾年的調控思路不難發現,對待房價飆升我們更多地是著眼于抑制或打擊投資或投機性需求,從而採取了限價、限購、提高利率等政策,不可否認,這些措施對控制房價過快上漲産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必須承認,這些措施更多地是著眼于眼前,缺乏更長遠的考量。而要想令房地産市場步入良性、可持續發展的軌道,還必須形成與之配套的長效政策和機制,才能從根源上去醫治樓市的頑疾。
我們認為,當前除了要嚴格地執行“國五條”以及配套措施外,下一步樓市調控還需要著重把握以下幾個要點:一是要加快試點,實現從限價、限購等短期措施向房産稅等長期政策的過渡;二是加快稅收制度的改革以及經濟轉型升級的步伐,讓地方政府逐漸擺脫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三是要借助新一輪改革和城市化發展的機遇,加大對三四線以及小城鎮的資源和政策傾斜,讓這些城市獲得更加公平的教育、醫療、就業、創業等方面的機會,從源頭上紓緩大城市的人口壓力,從而緩解樓市供需壓力。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