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進入市場就像擠公交車,那塊上車的踏板就是“變心板”,一踏上車就希望別的人不要上來了;精簡機構之後往往反而出現機構膨脹,這頭減少了人員,那裏又借調……昨天,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在復旦大學進行題為“中國經濟發展導向”的講座。“沒有公平的效率是不穩定的效率,而沒有效率的公平是低水準的公平”,“補貼和限價只能是權宜之計”,“精兵簡政,不簡政,是精不了兵的”……他用形象的言辭把市場與政府的關係作了生動詮釋。
成思危指出,政府宏觀調控是必要的,但不能違反市場經濟三個基本規律:一是價值規律,二是供求規律,三是競爭規律。説競爭吧,像那些先佔有市場的企業,肯定不希望有新競爭者加入,“就像擠公共汽車,那塊上車的踏板成了‘變心板’”。他指出,有新的市場參與者想進入為什麼不可以?只有高水準的進來,才能淘汰低水準的,所以防止重復建設的説法不對,應該是防止低水準的重復建設。我們不能用宏觀調控來保護壟斷,而應該鼓勵競爭。
他説,市場的問題非常複雜,出一個政策不見得能夠考慮完全週到,“任何政策都會有漏洞,最近離婚現象增加,就是説明政策有漏洞”。
成思危説,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更尊重市場規律,更好發揮政府作用。任何社會都是指令性經濟和市場經濟的結合,都是看得見的手和看不見的手兩方面起作用,關鍵在於“度”。“我們從指令經濟到市場經濟很長一個過程中,一直是‘強政府、弱市場’局面。”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就要把以前那些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手撤走。他提到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精簡機構後卻反而會出現機構膨脹。他指出,精兵簡政,不簡政是精不了兵的。職能部門管的事太多,哪怕減少人員,之後還要借調來。應該要分析,有的事到底該不該管,做對的事比把事做對更重要。(記者 楊群)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