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2月23日電 題:從技術標準到跨界融合:中國企業力爭全球5G產業主導權
新華社記者王攀
總部位于深圳的中國通信企業中興通訊22日宣布,該企業和中國移動當天在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正式發布最新型5G高頻原型機,並聯合展示10Gbps+大流量和beam-tracking等關鍵技術。中興通訊副總裁韓淩說,中興仍在持續加大對5G的研發投入,有信心、有能力在這一關鍵技術領域保持業界領先。
“展望未來,5G技術與國家的競爭力和產業拓展空間息息相關。中國通信企業已經做好了充分準備,我們不論是在技術研發還是專利布局上都不遺余力,目標就是保持和擴大4G時代來之不易的領先態勢。”他說。
無獨有偶,總部同樣位于深圳的另一家中國通信產業巨頭華為也宣布在世界移動大會上推出面向5G產業的最新突破。華為常務董事、戰略營銷總裁徐文偉說,華為已經正式啟動了4.5G全球大規模商用行動,預計全年將有超過60張通信網絡升級至4.5G。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興、華為兩大巨頭的背後,還有越來越多的中國移動終端廠商、互聯網企業以及相關科技行業企業涌入5G領域。從無人駕駛汽車到無人機,再到傳感器、工業設備和家用電器,都能找到中國企業的身影。市場普遍認為,中國將在全球率先部署5G網絡並從中獲取推動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的“新動力”。
作為正在研發階段的最新通信技術方案,5G網絡速度有望達到現在4G網絡速度的數百倍。據英國市場研究機構預測,隨著未來10年內5G網絡逐步成為主流技術,到2020年這一技術將為全球網絡運營商帶來1億美元的收入,而到2025年這一數字將飆升至650億美元。
“錢”景誘人但挑戰巨大,對于全球競爭激烈、格局顛覆迅猛的通信行業而言,相關領域主導權的爭奪戰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按照國際電信聯盟2015年10月公布的5G發展路線圖,該機構將在2017年開始徵集5G技術方案,5G標準化工作將在2018年至2020年完成。目前,不僅愛立信、諾基亞等全球巨頭投入重金積極研發,包括谷歌、蘋果、IBM和三星在內的互聯網與IT巨頭們也在大舉進軍相關領域。
在多重因素的推動下,中國企業已經決心利用自身優勢把握住這個至關重要的時間窗口。中興通訊無線經營部總經理張建國說,隨著中國正不斷推進從生產及出口導向性經濟到消費及創新導向性經濟的轉型升級,中國通信行業期待在下一代信息係統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龐大的中國市場和強有力的政策支持為此提供了堅實的信心基礎。
此外,持續積累的基礎儲備和創新能力培養,也為中國企業角逐“5G時代”的產業主導權提供了核心能力。韓淩說,以中興為例,目前企業年均投入5G領域的研發資金已經超過10億元,覆蓋了所有重要方向,“盡管現在5G的頻段、標準尚未確定,存在很大的風險可能,但我們有信心應對可能出現的挑戰甚至是變局。”
長期跟蹤研究相關企業的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李新春說,在中國通信產業勃勃雄心的背後,是中國相關企業逐步成長為全球技術創新源頭、產業鏈在全球移動通信產業話語權不斷增長的客觀現實。
“中國企業不僅在產值上穩居世界前列,而且在新技術研發應用方面也走在了世界前列,已經從2G時代的跟跑者變成了現在的領跑者,並且朝著規則和標準的制定者方向穩步前進。”李新春說。
展望未來,多重市場信號顯示,中國通信產業不打算在爭取5G產業主導權的進程中“單打獨鬥”。韓淩說,和2G、3G甚至是4G時代相比,5G的到來並不只意味著移動終端用戶數量的爆發式增長,更意味著各行各業迫切需求全業務的解決方案,這會改變很多產業的市場競爭形態,也使得通信企業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加,能否融合其他產業共同發展,成為決定競爭成敗的關鍵所在。
“對于中國企業而言,這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不僅在全球范圍和運營商展開緊密合作,也和國內的百度、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積極合作,在創新的旗幟下一同進入全球領先陣營。”他說。
[責任編輯:袁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