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6日,重慶市江北區北城天街,中國大陸第11家Apple Store蘋果零售店在重慶開業,果粉冒著酷暑早早來到這裡排成長龍等待進店。
蘋果公佈的iPhone 6第二批上市地區名單中,仍然沒有中國大陸的身影。而重達93噸的iPhone 6手機卻已經分兩批從鄭州空運到了美國……
在中國生産卻不賣給中國人,這大概就是傳説中“最遙遠的距離”吧。腎已備好,手機還沒到,這大概也是人世間最悲慘的事了吧。難怪有網友灑了一把老淚道,我們不首發,我們只是首發國家的搬運工。
不過,縱然你虐我千百遍,我依然待你如初戀。數量龐大的中國“果粉”雖然常常被冷落,但他們還是會克服各種困難,千方百計把iPhone搞到手,哪怕為此多花上一筆銀子,多搭上一個人情。
究竟是什麼讓中國消費者如此狂熱地愛著這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呢?
在蘋果的擁躉和死忠粉眼裏,世界上只有兩種手機,一種是iPhone,一種是渣。在他們的邏輯裏,只要印上那個咬掉一口的蘋果LOGO,就足以構成“買!買!買!”的理由。而庫克他們只需要做一件事,就是定期給這些老用戶們提供一個換新機的理由。
就像喝一杯香濃的咖啡,與“到星巴克坐一坐”,這兩者有著本質區別一樣。在這片“社會平均收入不高,但蘋果已成街機”的大地上,在這個“金錢信仰”的年代裏,蘋果手機恰好成為了一個緩解焦慮、老少皆宜的工具。
顯然,蘋果已經超越了手機本身,而成為了某種“逼格”的象徵。
得腦殘粉者得天下,得中國市場者得全球。按理説,顧客就是上帝,有錢就是爺。在全球知名廠商都試圖削尖了腦袋往中國這塊最具潛力的市場裏鑽時,蘋果公司似乎有點怠慢中國消費者:中國常常不是蘋果産品發售的首選之地,iPhone 5在中國的發售時間比美國晚了整整3個月,根本不在前兩輪發售名單之列。現在,iPhone 6的發佈亦如是。
如果説,在整個世界産業鏈中,蘋果是美國的代表,那麼,富士康就是中國的代表。有點兒荒誕的是,中國這個處於“蘋果産業鏈”最底端的國家,已經成為蘋果全球最重要的一塊市場。今年蘋果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92.9億美元,佔據蘋果全球總銷售額的20%。然而,喬布斯生前並不在意中國市場,他也從未來過中國,就像他可能從不在意那些將他“偉大的靈感”組裝在一起變成絕妙産品的底層勞工一樣。
也許,就是在這樣一種對抗又吸引的關係下,蘋果正影響著這個東方國家的人們吧。(評論員 王心俐)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