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專家:中國反壟斷一視同仁 外企威脅撤資將自食其果

2014-09-04 08:50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新網北京9月4日電 題:專家:中國反壟斷一視同仁 外企威脅撤資將自食其果

  記者 李金磊

  中國的反壟斷調查近期遭到了國外媒體和機構的抨擊。繼中國歐盟商會上月批評外企在反壟斷調查遭遇不平等待遇後,中國美國商會近日發佈報告稱,在華外企日益感到自己成為反壟斷法和其他法律行為的靶子,並威脅可能會減少投資。

  專家表示,中國反壟斷對所有企業一視同仁,並不存在選擇性執法,而且反壟斷調查有利於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優化投資環境,外企威脅將減少投資是倒打一耙,這種短視行為勢必會使其失去中國市場,最終將自食其果。

  在華外企抱怨成反壟斷靶子 威脅減少投資

  近期,中國密集發起反壟斷調查,包括美國高通、微軟、賓士等不少知名外企成為被調查對象。而這卻引來了外界尤其是國外媒體和機構的抨擊。

  中國美國商會2日發佈報告稱,在華外國企業日益感到自己成為反壟斷法和其他法律行為的靶子,而且如果情況得不到改善,它們可能會減少投資。

  報告稱,在接受調查的164家成員企業中,將近半數認為它們成了“有選擇性地、主觀地實施”反壟斷和食品安全等法規行為的靶子。報告還指出,中國正面臨一種日益增強的風險,即“永久性失去作為一個令人嚮往的投資目的地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美國商會成員涵蓋了強生、微軟等知名企業,它是繼中國歐盟商會後最近一個對中國一系列調查公開表示不滿的商業團體。

  今年8月份,在中國宣佈對包括奧迪、賓士等車企進行反壟斷調查時,中國歐盟商會曾發表一份措辭相對嚴厲的聲明。聲明説,中國反壟斷調查中可能存在兩大問題:調查透明性問題及外資企業在調查中受到不平等待遇。

  反壟斷有利優化投資環境 威脅撤資將自食其果

  面對外企可能減少投資的威脅,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從近期被調查的國外企業來看,這些企業在歐美市場上都很守規矩,即使被進行反壟斷調查也很配合,怎麼在中國市場上被進行反壟斷調查就冒出這麼多雜音?

  白明指出,市場經濟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維護市場的公平秩序,使每一個市場參與者得到平等對待,不僅外國企業有這樣的訴求,中國企業也同樣有此訴求。但一些企業在中國總是拿市場經濟的尺子要求別人,而對於自己的壟斷行為卻視而不見,甚至倒打一耙。

  白明表示,中國進行反壟斷調查並不是為了擠壓外資在華的發展空間。外企在中國獲得市場溢價本無可厚非,但靠壟斷獲得超額溢價,損害其他企業發展機會,這並不是公平競爭的體現。

  “公平競爭既是對洋品牌的保護,也是對民族品牌的保護,因此,無論外資、內資都要受到約束,”白明指出,如果外企因遭到調查就威脅將減少投資,這種短視行為勢必會使其失去中國市場,最終將自食其果。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今年8月同樣強調,依法強化企業合規經營,是為了建立健全公平、透明、規範的市場秩序,這有利於完善投資環境,而不是相反。

  中國反壟斷調查一視同仁 不存在選擇性執法

  外企之所以發出減少投資的威脅,很大程度是由於它們認為中國反壟斷存在選擇性執法,對此,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時建中對中新網記者表示,中國的反壟斷法對國內外企業一視同仁,各類企業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並不存在選擇性執法。

  時建中指出,近期頻頻對外資企業進行反壟斷調查,並沒有什麼特別選擇,也沒有什麼特殊的背景,非要説有背景,它們的違法事實才是最大的背景。

  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也多次表示,中國的反壟斷執法不會區分企業是什麼性質,無論是內資、外資,國企或者民營,只要違反反壟斷法,都會去調查。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同樣指出,反壟斷法實施6年來,接受反壟斷調查的企業既有中國本國企業,也有外國企業,並非只針對外國企業。在反壟斷法面前,所有企業一律平等,不存在“排外”的情況。

  事實上,回顧過往的反壟斷案例即可證明,中國執法機構始終堅持公平公正執法,對所有市場主體同等對待,所謂“打壓外企”的言論並不成立。譬如,2011年的中國電信和聯通涉嫌壟斷案,以及去年的茅臺、五糧液反壟斷案涉及的都是國內大牌企業,而乳粉企業壟斷案既罰了美讚臣等洋品牌,也罰了合生元等本國違法企業,近日國家發改委對浙江保險行業開出了1.1億元反壟斷罰單,相關外企由於沒有參與壟斷協議之中,最終置身事外。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