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業攝/光明圖片
31歲的“今日頭條”創始人張一鳴個頭不高,戴著一副眼鏡,典型的工程師形象,走在中關村的大街上,恐怕沒有幾個人會記住他。正是這個人,將一個資訊推薦類客戶端的估值做到了5億美元。“今日頭條”,一個資訊推薦類工具,2012年8月上線,至今已經累計達到1億用戶,月活躍用戶達到4000萬。
只做平臺,不做內容
走進“今日頭條”辦公室,開放的辦公環境與很多網際網路公司有著類似之處,從管理層到普通員工,都是在一個開放環境中辦公,公司無論是管理層還是普通員工,都沒有自己的辦公室,每個人做什麼別人都能看到,這種環境激勵著創業型公司飛速地前進著。如今的張一鳴將更多精力放在産品和技術上,同他一起創業的技術總監梁汝波表示,張一鳴對産品的熟悉程度可能不亞於任何一個技術人員,他會産品的設計和研發過程。
與其他新聞客戶端不同的是,“今日頭條”會根據用戶喜好推薦新聞,其為每一個用戶選擇資訊都具有差異性,用戶幾乎很少操作,唯一要做的就是註冊一個賬號,來接受自己喜歡的內容。在給每一個用戶推薦之前,都需要通過分析用戶看了哪些標題、是否看完、參與評論與否等進行統計及數據上的分析,最終得出每一個用戶的興趣所在,併為其推薦個性化的資訊資訊。
一個新鮮事物出現,就會有人拿它與之前類似的産品進行對比。相比于網易、騰訊這樣的新聞客戶端,張一鳴強調“今日頭條”與它們的不同,在新聞客戶端中,一部分內容其實是主編關心的,主編將這些自己關心的內容推薦給用戶,但有時候這些內容並不是用戶喜歡看的。“‘今日頭條’與它們最大的不同就是理念,其次是實踐的手段和方式不一樣。門戶新聞客戶端是用人來判斷,‘今日頭條’則是根據用戶的數據,用數據來判斷。”張一鳴表示。
張一鳴告訴記者,自己不想做跟網易一樣“有態度”的新聞客戶端,而是要做“沒有態度”的新聞客戶端,為每個人提供自己感興趣的新聞。“今日頭條”是資訊推薦類工具,而非新聞客戶端,“我們只做平臺,不做內容”。
作為一個平臺工具,與媒體合作是“今日頭條”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目前,“今日頭條”將內容連結直接指向原媒體機構的網站,從而讓合作媒體獲得更好的網站流量。張一鳴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今日頭條”會將絕大部分的融資投入到技術研發,讓推薦引擎越來越聰明,這樣投入也會為合作夥伴帶來更好的收益。
理念不同,結果不同
在很多人看來,“今日頭條”出現是一種對於門戶類新聞客戶端的“顛覆”。從推薦內容給用戶看,到用戶選擇內容看,在張一鳴看來,正是由於這種理念和技術的不同與改變,才造就了現在的局面。
張一鳴指出,由於理念不同,造就了兩類完全不同的産品。“‘今日頭條’的特點是個性化的,每個人看到的內容是不一樣的。用戶不斷刷新就會有新的內容,不會説用戶看了一次之後,就可以隔5個小時不看了,‘今日頭條’總是能刷出每一個用戶感興趣的內容。”
與新聞客戶端相比,“今日頭條”內容在每一次刷新後都會有新的內容出現,而新聞客戶端則不同,它只能顯示主編推薦的新聞。對於技術出身的梁汝波看來,這就是“今日頭條”與傳統新聞客戶端很大的不同。
“理念不一樣,出現的産品不一樣,最終結果也會不一樣。我們始終認為,手機上應該有適應手機特點的産品,因此我們做了‘今日頭條’,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頭條。”張一鳴如此總結。
未來如何面對競爭
事實上,新聞客戶端市場早已成為“紅海”,新浪、騰訊、網易、搜狐和鳳凰之間已經競爭激烈,新進者“今日頭條”攜用戶定制模式進入,更是加劇了新聞閱讀類應用攻佔用戶手機的競爭程度。
在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看來,新聞客戶端市場競爭激烈,但市場容量龐大,能夠同時容納幾個巨頭存在,“今日頭條”作為新進者,依靠的是模式創新,迅速地搶佔一席之地。不過“今日頭條”也面臨技術被模倣的問題,正是由於“今日頭條”成功,促使新聞門戶都推出了個性化推薦欄目,為用戶私人定制新聞資訊。
張一鳴談到對手的模倣時,臉上掠過一絲微笑:“新聞客戶端市場貌似競爭很激烈,實際上跟我們同一理念競爭的公司實力都不是很強。門戶客戶端是把內容搬到手機上,而我們做的是在手機上發佈用戶喜歡的內容,這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競爭。”
丁道師表示,“今日頭條”和門戶新聞客戶端理念不同,門戶新聞客戶端也在模倣“今日頭條”個性化推薦,並紛紛開闢了類似的欄目,其中有一些效果做得還不錯。但重要的是,門戶新聞客戶端將個性化視作一個項目或者功能來做,而“今日頭條”則是用全公司的資源去做,理念和效果自然會有很大差異。
面對競爭,張一鳴認為,“今日頭條”做得還不夠,也一直在努力優化演算法,尤其是當用戶興趣發生改變的時候,“今日頭條”應如何應對並迅速及時地捕捉,並做出反應來回應用戶,是他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未來,‘今日頭條’將建設自己的生態圈,實現與合作夥伴的共贏。”採訪的最後,張一鳴向記者表示。(光明網記者 趙剛)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