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蘋果和谷歌爭奪物聯網控制權

2014-06-03 13:46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據美國《財富》雜志5月29日報道,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我們周圍越來越多的物品安裝了聯網的微型無線信號接收器,從而使得生活更加智能化。此背景下,不少科技公司正在大顯身手,爭奪物聯網控制權,谷歌(Google)和蘋果(Apple)就是顯著例證。

  報道稱,谷歌正在測試聯網眼鏡。今年1月,這家公司以3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98億元)收購了智能恆溫控制器和煙霧探測器的領先制造商Nest Labs。隨著Nest而來的,還有雄心勃勃的前蘋果工程副總裁托尼 法德爾,他曾因iPod廣為人知。

  與此同時,蘋果也在著手打造iBeacons,這是一款用于與iPhone通信的微型藍牙探測器。還有傳聞表示,蘋果最快可能會在下周的開發者大會上公布兩個新平臺:一個用于監控人們的身體健康狀況,另一個用于管理人們的房間。

  風險投資公司安德森 霍洛維茨基金(Andreessen Horowitz)合夥人本尼迪克特 埃文斯表示:“有種觀點認為,所有這些產品都將按照共同的開放標準設計,彼此能夠以智能的方式進行溝通和互動。如此一來,如果你與一位監控攝像機無法識別的人走進房間,而你的日歷中寫著‘約會’,那麼某種一體化的學習型係統就會調暗燈光、打開恆溫器,同時播放巴里 懷特悠揚性感的樂曲。

  不過埃文斯指出,根據在發達國家實現過的那些早期技術的先例——比如小型電動機或電腦芯片,這種巴里 懷特式的情景不太可能出現。各種產品通常不會共享數據,除非它們被安裝在同一種設備中——比如裝備齊全的汽車。

  報道稱,蘋果和谷歌希望利用成百上千的集成芯片及使用電池的激活器,從好比是一輛智能汽車的物聯網中獲利,或者至少獲得對它的掌控權。不過他們實現目標的途徑不同——雙方正在從各自的強項入手。

  埃文斯還表示:“蘋果和谷歌的發展動向非常有趣。如果大多數‘物件’都只是智能手機的衛星產品和雲的終端,那如何實現價值和控制?蘋果有著集成化的硬件和軟件,意味著他們最適合讓物品各司其職,不過谷歌則更擅長雲係統的相關工作。”(王海軍)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