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之後,阿里巴巴的又一個“數字節”來了。昨日,淘寶發佈數據顯示,“雙12”當天成交賣家數超過200萬,其中有99萬賣家設置了店舖紅包,49萬賣家參與了購物車定向行銷。消費者方面,8443萬張總額為11.8億元的店舖紅包被買家領走。
“瘋狂”數字背後,是誰在為“雙12”買單?
600件商品2分鐘搶光
“秒殺客”一上午接上百單
“果真是秒殺,一眨眼就沒有的節奏啊……”國貿附近的一棟辦公樓裏,小顧對著電腦螢幕有些垂頭喪氣。挑準了一款在“雙12”打1折的小牛皮挎包,為了能在11時準點開始的活動裏成功秒殺,她特意從上午10時55分起就一個勁兒地刷新網頁,結果11時剛過沒兩分鐘,600來個皮包立馬被銷售一空。
“我還在輸驗證碼呢,網頁就顯示寶貝已下架。到底誰的手這麼快?”失落之餘,小顧不無疑問。
同一時間,位於魏公村附近的一間公寓裏,李威(化名)正手指如飛地敲打著鍵盤,目不轉睛地盯著電腦。螢幕上同時開著10來個對話方塊,不時在一個對話方塊裏輸進一兩句代碼就要迅速轉到下一個界面……作為一名職業“秒殺客”,昨天上午幾乎每隔一個小時,他就要進入這樣的“備戰”狀態。
“親,已經搶購成功,可以去付款了。”給對方發送出這麼一句話,李威松了口氣。
今年剛30歲出頭,李威在網店這行打拼,時間卻不短了。2009年,他先是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女裝店,不過因為競爭激烈,店舖生意一直不溫不火。這兩年下來,相較于經營網店,“秒殺客”反而成了他的主業。不僅如此,他還找了4個朋友一起組成了“秒殺團隊”,在淘寶上開起了一家專門提供搶拍、代拍秒殺服務的店舖。
“今天一上午快100單了。”李威説,“雙11”、“雙12”最忙的時候,團隊一天能接到上千單。具體來看,購買者會先發來具體的商品資訊以及自己的淘寶賬號和密碼,他們在後臺進行搶單。成功後平均一單他們會收取商品價格的5%作為服務費,遇到數量特別少的商品還會適當提價。
除了接購買者的散單之外,一些相熟的淘寶店舖也是李威他們的客戶。“一些品牌店舖只有在天貓規定的促銷期裏才會有比較低的折扣,我們幫著淘寶店用低價一次買個幾百件,他們轉手就可以做代購生意。”
360公司技術人員介紹,“秒殺客”們所用的秒殺軟體是通過編程模擬人工操作網店的下單過程,事先設定好秒殺時間、點擊頻率、下單資訊,自然會比普通消費者手動操作快。“消費者需要警惕這裡面可能存在個人資訊洩露風險,用戶可以單獨設置一個賬戶來進行操作。”
“雙11”衝動消費成商機
“剁手族”涌向二手貨專場
“一不留神,我居然買了兩雙顏色不一樣,款式卻一模一樣的鞋子!”週末閒下來整理自己的“雙11”戰果,市民馮女士有些無奈。“雙11”那天,她守在電腦前面足足一個晚上,下了12個訂單。隨著包裹一個個抵達,馮女士卻有些高興不起來。
房間的角落裏堆著半米來高的包裝盒,其中兩個包裹甚至都沒有拆開,“一時腦熱買了足療儀,當時光顧著看價格便宜了,到手之後發現就用了一次!”如何把燙手的熱山芋處理掉,成了盤繞在她心頭的一個難題。
這一需求並沒有被精明的商家錯過。
“‘雙11’防老婆買,‘雙12’防老婆賣。”打出討喜的廣告語,今年淘寶特意在“雙12”的首頁上也開闢了專門的二手市場,為“剁手族”(網購上癮人群)提供“翻盤”機會。
在“美版蘋果5C,只用了一週。原價4500元,現在轉手3300元”的文字旁,配上一兩張手機照片,不到5分鐘,市民李女士剛放到市場裏的熱門手機就被買走。而點擊她用戶名為“九月7001024”的賣家賬戶,要賣的東西可不止一部蘋果手機。黑呢連衣裙、嬰兒服套裝……身為資深網購族的她,一下子列出了十來樣二手貨。
淘寶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保證“雙12”二手市場的交易安全,所有淘寶二手賣家都需要經過支付寶核實會員身份資訊和銀行賬戶資訊。同時,支付的款項由支付寶先行託管,當買家驗貨後確認付款,賬款才會進入賣家賬戶。此外,如果買家發現可疑商品,可以立刻在商品的購買頁面點擊“舉報”,由淘寶的安全部門專員介入調查。
淘寶網昨日發佈的數據顯示,昨天一天“網購族”們共上傳了超過40萬件商品。其中,參與活動的用戶中66.9%為女性,是參與男性的2倍之多,而女裝、女鞋、男裝、3C數位和童裝都是容易被轉賣的品類。而在女裝中,連衣裙榮獲最容易被“拋棄”的物品。
記者手記
頻繁造節意在培養消費習慣
“6·18”、“8·15”、“雙11”、“雙12”……電商頻繁造節之下,不少網友開始叫嚷“累覺不買”。
“為什麼淘寶的大促銷不是年初一次、年末一次呢?”面對緊隨“雙11”腳步而來的“雙12”,市民竇女士的疑問代表了不少消費者的聲音。在人們看來,相距一段時間的促銷,更能讓購物者們“緩過勁兒”。
一貫精明的電商是否會錯了消費者的意?其實不然。
今年“雙11”,各家實體賣場喊出“願做試衣間”的口號,積極迎合電商業態。而到了“雙12”,實體店則安靜不少。歡快的外國歌曲、顯眼的樹型燈飾……對各大線下賣場而言,12月正進入年底的衝刺攬客大戰,養精蓄銳成為不少商場的選擇。
同“雙11”當天,幾乎每隔一個小時播報一次交易額相比,昨日的淘寶、天貓並未提及當日銷售額。短期來看,用優惠價格吸引用戶在促銷當日進行消費,的確能為賣家、電商平臺帶來看得見的收益。但更為關鍵的是,在看得見的銷售額之外,讓消費者即使線上下賣場的傳統促銷時節也能想到網購,逐步讓消費者養成線上上購物的習慣,才是電商頻繁造節的核心目的之一。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