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台擬態電腦原理樣機
中新網上海9月21日電 (記者 宗晨亮)“新概念高效能電腦體系結構及系統研究開放”項目21日在滬通過專家組驗收,意味著由中國科學家首先提出的擬態電腦技術成為現實,可能為高性能電腦的發展開闢新方向。
該科研項目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鄔江興教授表示,基於普通結構的高性能電腦雖然運算速度驚人,但其實用效能不足10%,因為運算過程僅使用單一計算結構處理所有應用問題。
認識到這個不足後,鄔江興院士及其團隊提出擬態計算新理論。擬態計算的靈感來源於生活在東南亞海域的擬態章魚,該章魚為了適應環境可以模擬至少十五種動物。
在國家科技部和上海市政府的聯合支援下,經過6年的潛心研究,鄔江興教授及其團隊提出了基於擬態計算的主動認知可重構體系結構,研製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擬態電腦的原理驗證樣機。
擬態電腦的最大特點是高效能。測試表明,針對特定運算任務的能效比可提升十幾倍到數百倍。儘管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但鄔院士表示,擬態電腦距離投入應用,還需要解決一系列的理論和工程技術問題。
鄔江興院士認為:“基於擬態計算的體系結構是中國科學家原創的電腦結構,很可能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變革性技術,開創高效能電腦體系結構發展的新方向。”
此外,借助擬態電腦結構動態可變的思想,中國科學家還提出了擬態安全的新概念,可以大大降低資訊系統的安全風險,開闢實現自主可控戰略的新途徑。
資料連結:什麼是擬態電腦
擬態電腦堪稱“變形金剛”。目前所用一般的電腦“結構固定不變、靠軟體編程計算”,而擬態電腦的結構動態可變,“靠變結構、軟硬體結合計算”。擬態電腦可通過改變自身結構提高效能,測試表明,擬態電腦典型應用的能效,比一般電腦可提升十幾倍到上百倍。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