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幹意見》提出,到2015年,我國信息消費規模將超過3.2萬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帶動相關行業新增產出超過1.2萬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伴隨雲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國家促進信息消費的一係列舉措將給相關行業和企業帶來發展新機遇。“信息消費,既包括社會信息消費,如公眾對智能手機、高速寬帶等新信息產品的需求,也包括企業信息消費,如將信息化平臺植入企業生產、銷售、採購、管理等環節,背後孕育著巨大的市場商機。”日前北京舉行的“2013中國集團企業管理信息化高峰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財務與金融係教授張瑞君說。
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副局長王潤秋認為,促進信息消費將帶來企業管理模式的變化。面對經營環境的變化,國內企業亟須適應全球化、知識化以及包括互聯網在內信息化的迅猛發展,而信息化無疑是企業做強做優必不可少的“利器”。
對外經貿大學國際商學院院長湯谷良指出,目前集團企業管理正呈現新的趨勢,向資源配置全球化、企業管理精益化、業務運營協同化、管理服務共享化、管理過程智能化等方向發展,這些都需要強大的信息化技術來支撐。“以前企業的信息化更多關注IT業務,主要做好硬件設備維修、確保企業管理係統正常運轉,雲計算等新技術的出現,推動企業信息
化建設更關
注公司發展戰略。”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信息部部長張學寧說。
他告訴記者,紅星與龍徽等其他酒業公司已組建首都酒業集團,集團化運營帶來新的信息化需求,如要在所有分公司間實現數據共享,並整合內部數據,為集團發展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咨詢,為此企業加大了與專業化信息服務供應商的合作。
面對市場對專業信息化平臺體係需求的增多,國內信息服務供應商浪潮集團正加快轉型,從原先提供產品轉向提供全面的雲計算解決方案和雲服務。“通過利用雲計算等新技術,企業不需要自建數據中心,不需要購買硬件設備、軟件,只需購買專業公司提供的雲服務就能解決他們的管理問題,減少了投入成本,短時間內即可見到信息化帶來的價值。”浪潮集團高級副總裁王興山說。
促進信息消費,無疑將加快電子商務的發展。據測算,到2015年,我國基于電子商務、雲計算等信息平臺的消費快速增長,電子商務交易額超過18萬億元,網絡零售交易額突破3萬億元。
湯谷良說,目前,發展電子商務的業務與技術基礎已具備,雲計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可有效支持電子商務。國內消費者已經接受和習慣通過網絡進行購物和交易。供應商、分銷商也大量“上網”,衝擊傳統企業的品牌和價格體係。
值得關注的是,包括中糧、海爾、美的、哈藥、中鐵等在內,越來越多傳統企業開始涉足電商。而近期部分電商試水“電子發票”,無疑進一步助推電子商務的繁榮。“信息消費不僅在改變著人民的生活,也正成為企業實現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入融合的新動力。”中國中鐵物資公司副總經理朱定法說,該公司正與浪潮集團合作打造B2B的商務採購模式,以集中採購為核心,搭建統一的電子商務採購雲平臺,實現了共享採購資源,降低採購成本,並確保陽光透明採購。
對此,工信部信息化推進司司長徐愈表示,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走積極工業化道路的關鍵時期,短期需要促進信息消費,中長期則要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
他透露,目前工信部已經出臺了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五年專項行動計劃,確保到2018年,全國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82。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