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IT  > 正文

知名互聯網企業來渝興業 最高可獲五百萬獎勵

2013-06-03 09:14 來源:華龍網—重慶日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5月29日,重慶市政府第11次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推動互聯網產業發展的若幹政策》(以下簡稱《政策》)。

  在此之前,國內只有深圳曾專門出臺支持互聯網產業發展的政策,我市此次出臺《政策》的背景是什麼?“含金量”有哪些?5月31日,市雲計算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市雲辦)有關負責人接受《重慶日報》獨家專訪。

  全市互聯網產業年產值約40億元

  近年來,我市互聯網產業一直保持著快速發展態勢。2012年,全市互聯網用戶超過2099萬戶,其中固定寬帶用戶413.8萬戶,移動互聯網用戶1686.1萬戶,形成了較好的互聯網產業市場基礎。

  “目前全市互聯網產業年產值約40億元,電子商務交易金額約1500億元,高品質數據中心、下一代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逐步推進,互聯網產業配套環境正在改善。”這位負責人表示,盡管我市互聯網產業發展成果顯著,但同國內互聯網產業發達城市相比,卻仍算“後進”,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沒有大規模的互聯網、電子商務產業園區,無法搭建公共平臺以降低初創企業成本、提供針對性服務;

  二是本地互聯網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在商業模式創新、技術創新、人才吸納等方面相對缺乏競爭力;

  三是我市在服務器托管、寬帶網絡服務方面,市場價格一直處于高位,互聯網企業為降低成本,紛紛將企業服務器外遷;

  四是隨著產業規模發展,企業對金融資本的需求更迫切,但關注我市互聯網產業發展的天使投資、VC(風險投資)、PE(私募基金)與企業對接機制不暢,企業缺資金、基金缺項目的現象並存。

  這位負責人表示,這次出臺的《政策》,是在學習借鑒外地經驗基礎上,歷經數十次修改後形成的。

  每年專項支持不少于5000萬元

  “《政策》最大的亮點是從2013年起,在民營經濟發展、科技發展等市級相關資金中專項安排,每年以不少于5000萬元的力度支持互聯網產業發展。”該負責人說,5000萬元看上去不多,但相對我市互聯網產業目前僅40億元的產業規模,已經是不小的數字。

  一個亮點是稅收。以往互聯網企業是按照5.5%繳納營業稅,《政策》提出開展互聯網企業認定試點工作,經認定的互聯網企業以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為載體提供服務並取得營業收入(實物電子商務銷售除外),按“郵電通信業”稅目全額徵收3%的營業稅。被認定為龍頭企業的互聯網企業,還將返還稅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

  此外,為鼓勵全球或國內知名互聯網企業來重慶投資興業,我市將對這些企業給予500萬元以內的獎勵。對取得內容提供商(IC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SP)、因特網數據中心(IDC)等運營資質的互聯網企業,則予以一次性資助3萬元。

  “互聯網企業很多沒有廠房等固定資產,因此融資是個大難題。《政策》明確提出,由三峽擔保對全市發展良好的互聯網企業進行融資擔保支持,每年擔保額度不少于2億元。”(記者 郭曉靜)

[責任編輯: 雍紫薇]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