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3年,“微信收費”悄然成為微博上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在微博搜索“微信收費”相關的內容,超過四百萬條網友討論足以反映一般網友對“微信收費”這個話題的關心。雖然隨著媒體從技術上和可行性上的不斷剖析,再加上騰訊方面的多次否認,微信向用戶收費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但騰訊將要為微信這個産品向運營商給予更多的回報似乎也成為了板子釘釘子的事實。
一場轟轟烈烈的“微信收費”討論帶來的不僅是業界和用戶的聲音,對於微信本身而言也帶來了深遠的影響,“微信收費”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信號,讓微信原本可以緩一緩的事情也要“抓抓緊”了。
微信國際化“箭在弦上”
“OTT服務商是否應該分攤運營商的網路成本”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近日,中國移動前任董事長、GSMA名譽主席王建宙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時表示,OTT業務為運營商帶來了巨大的數據流量,但同時也大幅提升了運營商的網路投資成本,運營商因OTT業務而增加的網路投資成本遠高於所獲的流量收入。王建宙指出,全球運營商都在面臨OTT業務帶來的衝擊和壓力,王建宙直言,OTT業務的代表就是微信。但是作為全球性的難題,全球其他國家的運營商是否也有“群起而攻之”之勢來對微信這類OTT業務進行收費呢?
資料顯示,蘋果在2011年推出了iMessage功能,允許蘋果用戶在電腦、平板以及手機之間發送短信,計入網路流量不通過運營商收費。按照今年1月的數據,目前iMessage用戶每天發送資訊20億條。鋻於iMessage還可以發送圖片和視頻,這意味著運營商的短信和彩信收入減少了20億條。而有統計顯示,目前世界各國用戶下載使用“微信”基本服務都不交費,也不用向運營商交費。顯然,國際化的市場並沒有“微信收費”的煩惱。按照馬化騰的説法,微信國際化“成或不成,(騰訊)這輩子就這一個機會了。”
近日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期間,在“移動互聯:熱點的‘冷’思考”圓桌論壇上,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首次對外透露,微信(Wechat)在海外市場已有4000萬用戶。劉熾平認為,在上一輪有線網際網路世界裏,所有亞洲公司包括中國公司都是跟隨者,跟隨著歐美公司,尤其是美國公司之後。而在移動網際網路世界,尤其是通訊科技及應用上,亞洲企業後來居上。“在通訊和社交方面,我們有一個重新洗牌的機會。全球以手機IM為應用的市場裏,除了美國的Whatsapp之外,全球參與競爭的包括騰訊公司的微信(Wechat)、韓國的KaKao Talk、日本的Line四個之中三個來自亞洲。”劉熾平説。
此前,騰訊2012年的財報顯示,微信用戶數于2012年大幅增長,成為中國智慧手機用戶主要的通信及社交平臺,微信與WeChat的註冊賬戶總數已超過3億,然而一個沒有“收費”煩惱的國際市場,無疑是更具有吸引力的增長空間。
商業化“提上議程”
“微信商業化的問題一直都是外面的人在為我們著急,其實我們內部並沒有想過微信商業化的問題。”早在今年年初,當時還沒有“微信收費”一説,騰訊公關部助理總經理、發言人張軍在和南方日報記者聊到微信商業化的問題時直言微信並不著急賺錢。在騰訊看來,微信是其在移動網際網路領域的一個決定性的轉型産品,將會是騰訊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支柱,而在馬化騰看來,微信更是騰訊“這輩子唯一國際化的機會”,所以對於微信的商業化,騰訊曾經是高度的謹慎。在2012年度財報電話會議上,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對微信商業化“並不著急”,更表示騰訊要做的則是“繼續增建微信平臺,確保微信擁有卓越的通訊及社交體驗。”
網際網路分析人士梁明亮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也認為,騰訊本來是擁有足夠的底氣和實力來培育微信的成長的。“按照2012年度的財報顯示,騰訊年收入超過400億,現金儲備超過100億,市值更是超過了2000億,在微信上顯然騰訊可以比新浪在微博上有更多的耐心。”但是隨著“微信收費”的越演越烈,運營商分一杯羹的決心越來越大,微信的商業化也開始從霧裏看花逐漸變為當務之急了。在今年兩會期間,騰訊CEO馬化騰接受媒體採訪時首次明確指出:未來幾個月公司將著手實現微信在中國的商業化運營。
據了解,馬化騰所指的微信商業化運營,會先從中國網際網路用戶最容易接受的移動社交遊戲入手,未來,微信平臺還將上線計程車等服務的微支付選項。此前,藍港線上CEO王峰在微博上的一番吐槽:“看到微信的遊戲業務即將開放給騰訊自己旗下的工作室,有人羨慕,有人找關係,有人筆伐。但我覺得我們可以泰然處之,尤其是作為遊戲開發者,做好遊戲才是正道。”從側面印證被傳得沸沸颺颺的微信遊戲業務的“真身”。
早在去年11月,有消息稱微信遊戲平臺正在測試中,據微信遊戲直接負責人、騰訊琳瑯天上工作室總經理姚曉光透露,微信團隊的確在開發微信遊戲平臺。但是姚曉光表示,微信遊戲的發佈時間表將由廣州的微信團隊統籌,而不是遊戲團隊決定,這將又涉及到張小龍團隊對微信遊戲的把關,需要一定時間,所以目前微信遊戲平臺並沒有具體的發佈時間。
但是在微信團隊負責人張小龍看來,公眾平臺也是一個不錯的突破口,其曾經在訪問中説過,微信商業化可能從公眾平臺開始:“為什麼我要嘗試公眾平臺,因為這個平臺包含了一些潛在的商業潛力,當它行得通的時候,可能它既滿足了商業化的需求,用戶也覺得沒有被騷擾到,甚至還可以付費來獲得服務,那這就是很好的商業化。”
其實微信並不是第一家涉足遊戲的OTT應用,被馬化騰認為是微信海外主要競爭對手之一的“Line”(中文名:連我)已經先於微信推出了多款移動社交遊戲App和工具App,這些遊戲App均可以通過Line賬號實現好友之間的遊戲邀請和對戰,而“Line”作為一款來自韓國,擁有日係背景的移動通訊App,風格趨向賣萌,但是在全球已經擁有大概1億用戶,目前已經登錄中國,在港澳臺等地有極高的人氣。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