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1914年人類首次商業飛行獲得成功的時候,世人滿懷憧憬。然而,知識與技術已經歷了多次更新換代,民航業100週年的2014年卻淪為了“空難之年”。空難之後,除了無辜乘客和失事客機所屬的航空公司為此付出慘重代價,試圖以航空業帶動經濟轉型與發展的國家也是如此。而後者,自然是指馬來西亞。
大馬遭遇空難詛咒
印度尼西亞交通部28日説,亞洲航空公司(亞航)一架從印尼飛往新加坡的客機當天失去聯繫。亞航最新資訊顯示,機上共有162人。
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就亞航失聯客機表態稱,“我目前不知道太多細節,但悲劇可能已經發生”。印尼交通部代理總司長佐科·阿特莫卓在新聞發佈會上稱,航班攜帶約4個半小時的燃油,根據測算已不可能繼續飛行。
亞航QZ8501失聯事件可能成為今年頻發空難事件的最新一例。3月8日,載有239人的馬航MH370航班失聯,至今下落不明;7月17日,馬航MH17航班在烏克蘭墜毀,機上298人全部遇難;7月23日,中國臺灣地區復興航空GE222航班墜毀,機上48人死亡;7月24日,阿爾及利亞航空一航班墜毀,機上116人無一生還;8月10日,伊朗一小型客機墜毀,至少39人死亡。
在這一系列事故里,馬來西亞航空業因為各種人為、非人為原因成為受災大戶,以往以服務水準高聞名於世的馬航虧損加劇,正在進行艱難的人事調整和業務重組;以廉價著稱的馬來西亞第二大航空公司亞航可能也將受到重大打擊。
[責任編輯: 宿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