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 正文

IMF暗示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2014-07-08 09:20 來源:經濟參考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外媒報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 F)總裁拉加德6日暗示,將略微下調有關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期。她指出,全球主要經濟體應當加大公共投資力度,幫助提振經濟復蘇。

  全球經濟下行風險難消

  拉加德6日在法國舉行的一場經濟會議上表示,全球經濟正在聚集動能,但由於增長潛力減弱和投資支出低迷,增長步伐可能會低於此前預期。

  拉加德的表態突出了全球經濟增長面臨的風險。目前,美國正在逐步削減量化寬鬆規模,並在考慮加息時間表問題。而歐洲央行正在努力抑制通縮風險對經濟增長造成的打壓。

  拉加德的表態顯示出,IM F可能會在7月晚些時候略微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數據。4月初,IM F預計全球經濟今年將增長3.6%,2015年將增長3.9%。

  拉加德表示,美國經濟增長未來數月可能加速,亞洲新興市場經濟不會硬著陸,但是歐洲經濟復蘇形勢依然不及預期。

  拉加德説,美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包括美聯儲是否能有序退出量化寬鬆措施,以及美國財政部是否能制定出合理的中期預算框架。

  通縮風險仍是歐元區經濟面臨的最大威脅,但拉加德特別警告稱,歐洲在預防主權債務風險前提下制定經濟提振措施時,應謹慎處理公共投資計劃。

  呼籲加大公共投資力度

  拉加德6日表示,目前許多國家都存在投資不足的問題。全球經濟復蘇依然脆弱而艱難,世界一些主要經濟體應當加大公共投資。在目前增長疲弱和低借貸成本的形勢下,有利的公共投資形勢可以幫助經濟獲得所需的動能。她認為,許多經濟體都存在龐大的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尤其是在美國、英國和德國。

  目前,歐洲的投資水準比危機前要低約20%,尤其是在南歐國家,財政緊縮措施使得公共投資大幅縮減。諮詢公司Pw C的數據顯示,2025年前,歐洲的基礎設施支出將只佔全球總支出的10%,遠低於幾年前的20%。而亞太地區類似支出的比例將高達60%。

  距德國號召歐洲國家採取財政緊縮和增稅等措施鞏固財政已過去兩年之久,歐洲政策制定者正在討論重新實施大型公共投資項目,以抵消財政緊縮措施帶來的經濟增長放緩。不少經濟學家呼籲政府大力投資能源、環境、高科技和高速網路等領域。

  拉加德指出,公共投資可以促進經濟增長,而經濟增長將有助於穩定甚至減少債務在國內生産總值(G D P)中的佔比。

  但拉加德同時警告稱,啟動大型投資時應考慮幾個先決條件,包括是否存在基礎設施投資的切實需求,其中的關鍵條件就是有力的公共融資支援。在增加支出擺脫經濟下滑時,必須考慮不能增加已經龐大的公共債務規模。拉加德説:“公共融資的可持續性是在作出類似決策之前需要考慮的必要條件之一。”

  警惕法國成為“新病人”

  拉加德6日提到,歐元區經濟增長形勢可能不及預期。目前歐元區經濟復蘇依然過於緩慢。歐元區6月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PM I)持續下降,令市場對經濟復蘇失去動力的擔憂加劇。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歐元區最大的挑戰之一。德國經濟保持著強勁增長,而法國似乎正步入新一輪衰退。

  有分析指出,法國經濟已經長時間停滯不前,如果法國政府不加倍努力採取措施提振經濟,法國可能成為歐元區經濟復蘇的主要威脅之一。

  法國經濟去年僅增長0.4%。法國國家統計機構(IN SEE)的數據顯示,法國第一季度經濟未能增長,今年的經濟可能僅增長0.7%,低於政府此前預計的1%;而第二季度失業率可能會上升0.1%至9.8%,並在年內維持在這一水準。此外,第一季度的消費支出下滑0.5%,企業投資下滑0.6%,家庭儲蓄率上升至15.9%。

  法國目前已經説服歐盟允許其將完成3%赤字率(財政赤字在G D P中的佔比)目標的時間向後推遲至2015年。但如果經濟增長持續緩慢,法國可能將再次無法按時實現這一目標。此外,2013年,法國的債務率(公共債務在G D P中的佔比)是93.5%,仍遠高出歐盟60%的上限。

  法國財長米歇爾·薩潘並不認同法國會成為所謂的“歐洲新病人”。薩潘表示,法國是歐洲的大型經濟體,具有龐大的工業基礎以及創新和研發基礎。薩潘説:“我不覺得法國經濟會陷入‘病態’,或者至少不會長時間陷入。我們正在採取行動應對,幫助企業降低成本和稅負,並尋求增加競爭力。”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