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世界政壇,有兩個中等規模國家的女性領導人時常在國際媒體中佔據顯著位置:泰國總理英拉和烏克蘭前總理季莫申科。二人能夠如此廣受關注,一是因為美女與政治的結合,具有天然的話題吸引力。其二,她們執政的國家,都是後冷戰時代國內政治分歧和派別鬥爭嚴重、民主制度和良性政治遠未成熟的典型代表。處在這種紛繁複雜的國內環境和風雲變幻的外部局勢中的女性領導人,其多舛命運和身世沉浮,總能吸引人們的眼球,也在相當程度上決定著其國內局勢和政治劇情的發展。
2月22日,支援季莫申科的烏克蘭反對黨“祖國黨”控制議會,宣佈亞努科維奇的總統職權“自動喪失”,同時釋放前總理季莫申科並宣佈提前舉行總統選舉。當晚,出獄後的季莫申科現身位於烏克蘭首都基輔的獨立廣場,呼籲反對派堅持鬥爭。與此同時,被迫離開首都的亞努科維奇總統則聲明自己仍然是合法的民選總統,表示拒絕下臺並將事件稱作政變。不過,國際媒體已經將關注的焦點轉移到享有“天然氣公主”和“烏克蘭玫瑰”之稱的前總理身上。紛亂局勢之中,這位美女政治家身上所聚集的政治能量,成為分析人士評估烏克蘭局勢走向的重要考量。
類似的劇情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並不罕見,烏克蘭突變的國內局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前蘇聯解體之前發生、但最終失敗的“八一九”政變;季莫申科的支援者們,則更願意將此事件與2010年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甚至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出獄聯繫起來。事件發生當天,美國著名的《外交政策》網站便發表專欄文章《季莫申科能否帶領烏克蘭走出危機》,將這名受西方青睞的烏克蘭政治家的出獄同當年曼德拉的獲釋進行對比,並對其改變烏克蘭混亂局勢的前景抱有很大期待。但該文也不得不承認,季莫申科並不具備曼德拉所擁有的那種政治資源。
與曼德拉為信仰而鬥爭,在監獄生涯中贏得了國內外大量聲援不同,季莫申科的入獄雖然也受到西方輿論的同情,但她並沒有得到國內外各種政治勢力的一致支援。在親俄羅斯的人們看來,她是西方勢力的代表;在不少烏克蘭民眾眼中,她則是國內天然氣巨頭公司等利益集團的代言人。她當前的政治力量,主要是建立在反對派陣營以及歐美國家的支援之上。雖然季莫申科一直聲稱自己的入獄緣于政治迫害,但在烏俄兩國天然氣供應協議中濫用職權的指控,還是在很大程度上損害了其民眾基礎和政治聲譽。
與近來日子不好過的泰國女總理英拉相比,這名前烏克蘭總理目前是以政府反對派首領的面目出現的,身份的差異將暫時使後者的影響力得到彰顯。英拉作為看守內閣的總理,在反對派的掣肘下舉步維艱,其行動猶如逆水行舟,處處受限。與此相比,烏克蘭反對派的作為已經使現政府搖搖欲墜,控制議會以及迅速採取的行動又極大地擴大了其影響力。季莫申科此時作為反對派領袖重新登上烏克蘭政壇,其原有的政治號召力借助反對派目前已經累積的大量勢能,或許足以左右烏克蘭的國內局勢,甚至可能助其重新執掌政權。
烏克蘭是國際政治中具有特殊地緣政治重要性的國家。無論是在著名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對“心臟地帶”的闡釋中,還是在美國當代戰略家布熱津斯基設想的世界政治“大棋局”藍圖裏,這個中等規模的前蘇聯國家都居於核心位置。在此背景下,親西方的季莫申科與親俄羅斯的亞努科維奇之間的政治博弈,還取決於兩種國際政治力量之間的較量。正因如此,二人都能夠借助外部力量擴大自己的政治影響,但也都不得不“戴著鐐銬跳舞”,努力在迅速演變的國內外複雜局勢中察勢、順勢和造勢,並由此決定自身的政治命運。
無論亞努科維奇與季莫申科的角力如何演繹、當權派與反對派的力量和地位如何轉換,西方和俄羅斯雙重壓力夾縫中的烏克蘭,走向良性政治的道路都仍然漫長。在此背景下,臺下政治領導人的破壞力,要遠遠大於臺上領導人或其本人上臺之後的建設力。無論季莫申科能否再度執政或者由誰來執掌國家政權,當前局勢下烏克蘭的執政黨及其領導人,都不得不在“紙牌屋”搭建的脆弱權力基礎上小心謹慎,艱難度日。
卜永光(浙江 學者)
[責任編輯: 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