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 正文

美國只顧自身利益 濫施“雙反”在全球開了壞頭

2014-02-19 09:5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美國對中國光伏産品又看不順眼了。日前,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作出裁定,從中國大陸和中國臺灣地區進口的晶體硅光伏産品,對美國相關産業造成實質性損害,美國政府將繼續對此類産品進行“雙反”調查。中國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組織協調中國光伏業界和相關企業繼續做好有關産業損害、傾銷、補貼等問題的法律抗辯工作,維護中方合法權益。專家指出,美國動輒採用貿易保護手段傷害對手損人不利己,還將在全球産生惡劣影響,阻礙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

  全面限制中國産品

  中國光伏産品以特有優勢在美國市場上廣受歡迎,這使其成為美國同類企業的“眼中釘”。2012年12月,美國決定徵收29.18%至254.66%的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這使得中國企業向美國出口變得舉步維艱。

  儘管如此,美國仍不善罷甘休,最近再次對中國光伏産品發起“雙反”調查,而且擴大了調查範圍,調查對象不僅有中國大陸,還增加了中國臺灣地區。調查的晶體硅光伏産品包括電池、組件、層壓板、面板和建築一體化材料等。美國商務部預計3月和6月就反補貼和反傾銷作出初步裁決。

  “此次調查試圖涵蓋2011年‘雙反’調查所沒有包括的其他所有來自中國的光伏産品,並同時對臺灣地區提出反傾銷,意欲形成對華光伏産品的全面限制”,中國機電産品進出口商會相關負責人士稱,這種全面限制中國光伏産品進入美國市場的行為,目的在於濫用貿易救濟手段,通過不合理貿易壁壘回避中國企業的正當競爭。

  貿易保護傷及自身

  美國不時跳出來揮舞貿易保護大棒維護本土企業,其結果是損人不利己。數據顯示,受歐美“雙反”調查影響,2012年中國光伏産品對美歐出口量大幅下降,較2011年分別下降約30%和45%。

  美國方面並未因打壓中國而實現預期的願望。根據美國調查公司HIS的數據顯示,美國每年生産光伏電池板的能力大為下降。光伏基金會發現,太陽能公司的就業問題也並沒有因此改善。目前美國SolarWorld公司在俄勒岡州還在裁員。同時太陽能電池板的價格也並沒有上升,反而有所下降。

  中國光伏企業日子不好過,美國相關行業的日子也不好過。美國智庫學者與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曾多次警告,許多美國太陽能製造商依賴於全球光伏供應鏈,美國徵收“雙反”關稅的做法也會損害美國太陽能産業下游企業的利益,意味著“到2014年將有6萬多名美國人失業”。

  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負責人指出,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未能充分客觀地考慮中美光伏産業相互依存的事實和現狀,中國光伏産品不僅沒有損害美國産業利益,而且還為美國上下游産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和就業機會。

  錯誤示範波及全球

  美國是世界超級大國,其一言一行對全球的示範作用非比尋常。

  “此次美國調查中國産品,我擔心會給歐盟壯膽。歐盟也會學習美國,對中國出臺‘雙反’2.0版,在中歐經貿中,增加了歐盟談判的砝碼。上一次制裁中國光伏産品,就是先美國後歐洲。”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對本報記者説。

  專家指出,當今全球經濟復蘇仍不穩固,世界各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大家需團結協作,共渡難關。而美國目光短淺,只顧自身利益,在發生貿易摩擦時,不用友好合作、互利互惠的方法解決,反而動輒採用貿易保護措施傷害對手。這種做法在全球産生惡劣影響,形成惡性競爭和各自為營的壞風氣,不符合自由貿易精神,不利於市場走向良性競爭,最終將阻礙全球經濟復蘇的步伐。

  中國商務部表示,2011年美方立案並加徵高額“雙反”關稅後,不僅未能改變美國國內産業經營不善、競爭力不強的狀況,而且引發光伏貿易爭端的連鎖反應,致使全球産業鏈陷入混亂。針對美方再次發起“雙反”調查,中國商務部敦促美方審慎處理,慎重採取措施,終止調查程式。今後中方將密切關注案件進展,評估對中國光伏業界造成的影響,堅決利用各種機制維權。

  “美國貿易保護的做法出於一種對抗博弈思維,它們沒有看到合作思維的收益率更高”,白明説,金融危機後,採用貿易保護的國家增多。尤其中國經濟發展壯大後,成為眾矢之的,面臨的貿易保護摩擦更多。在競爭中,對抗是給對方一拳,合作是給對方一個棗,對抗後再合作,能擴大成本收益的空間,而一味對抗,不走向合作,最終都得不到好處。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