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 正文

受日元貶值影響 中日貿易再受拖累

2014-01-15 10:42 來源:國際商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除政治因素外,日本對華出口量下滑還受日元貶值的影響。2013年內,日元呈現大幅貶值的走勢,對人民幣匯率年跌幅達20.91%,對美元年跌幅達22%。今年4月後,日本國內消費稅將從5%提高到8%,民眾不滿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美國也將對其施壓,日本政府真正“難熬”時刻或將到來。

  海關總署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日雙邊貿易總額為313萬億美元,同比下降5.1%。其中日本對華出口162.3萬億美元,同比下降8.7%;中國對日出口150.3萬億美元,同比下降0.9%。

  與此同時,在日本寬鬆貨幣政策影響下,2013年全年日元大幅貶值。業內人士認為,中日貿易下滑主要受政治因素影響,而2014年日元繼續貶值恐遭遇重重阻力。

  政“冷”經也“冷”

  2012年中日貿易總額出現了3.9%的下滑,但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張季風看來,當時的情況有所不同。“2012年中日貿易下滑的原因主要歸結為經濟因素,政治因素是次要的。因為在當年9月“釣魚島風波”發生前,中日貿易額已出現明顯的負增長,之後的3個月只是加劇了這種情況。”張季風説。

  如果單純考慮經濟因素,中日貿易在2013年應有所反彈。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扣除匯率因素實現了7.6%的增長,較2012年提高了1.4%。日本同期的經濟增長和總體對外貿易情況也都好于2012年,全球經濟形勢總體好轉。“在這樣的背景下單單中日經貿出現下滑,顯然是兩國政治關係惡化的結果,政‘冷’經‘熱’的時代已經過去。”張季風表示。

  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黃先海對此也表示認同,“從日本經濟增長來看,其貨幣貶值政策已起到預期效果,但對華出口反而下滑,説明政治因素起主導作用。”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徐長文補充説,受中日關係惡化影響,日本對華投資大幅減少,這也是對華商品出口下滑的原因之一。此外,隨著中國産業鏈的發展,在華日企更多地進行當地採購,利用本地原料、半成品進行生産,也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中國從日本的進口。

  在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傅鈞文看來,中日貿易總額的下滑主要由我國需求不足造成。“如果國內的增長動力很強,對日本産品的需求會比較旺盛。”傅鈞文説。此外,以前許多在華日企從母國進口中間産品到中國組裝,中國勞動力成本上升後,這些日資企業或外遷至其他國家,或縮小生産規模,這些都會造成日本對華出口量的下降。

  2014,日元還會貶值嗎?

  除政治因素外,日本對華出口量下滑還受日元貶值的影響。“事實上,日本對華出口量的降幅遠低於出口額的降幅。”張季風指出。

  2013年,日元呈現大幅貶值走勢,對人民幣年跌幅達20.91%,對美元年跌幅達22%。根據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的數據,2014年第1期日元對美元的折算率為1日元兌0.00957美元(即1美元兌104.5日元)。

  業內人士認為,日元貶值是該國財政政策的必然結果。“‘安倍經濟學’雖然不承認干預外匯,但其大行寬鬆政策,無限量購買資産,間接影響了日元幣值。”傅鈞文稱。

  張季風向國際商報記者介紹,2014年日元匯率可能趨於穩定。“從以往經驗來看,如果日元繼續貶值,到了1美元兌110日元的水準,美國就會對其施加壓力。同時,日元貶值對日本國內的負面作用已經顯現:進口企業受到打壓;進口能源所需成本大幅增加;居民難以承受物價繼續上漲。”

  徐長文告訴國際商報記者,就目前情況來看,日元如果不繼續貶值,日本經濟增長必將難以維持。因此,儘管包括中、韓在內的國家對日元貶值意見很大,日本也只能“硬撐下去”。但到4月後,日本國內消費稅將從5%提高到8%,民眾不滿情緒累積到一定程度,美國也開始對其施壓,才是本屆日本政府真正難熬時刻。

  雖然不能準確預計日元停止貶值的具體時間,但黃先海確定,“2014年日元不能一直這麼跌下去,日元貶值會在全球範圍內引發連鎖反應,如果受到嚴重貿易逆差影響,其他國家或國際貿易組織不會袖手旁觀。”

  傅鈞文則認為,目前還沒有看到日元貶值“停步”的跡象。“日本已經嘗到了寬鬆政策的甜頭,促進了日本國內經濟的增長。雖然長期來看靠貨幣貶值改善財政狀況遠遠不夠,但保持經濟增長率畢竟有助於短期內緩解嚴峻的財政壓力。”傅鈞文説。

[責任編輯: 楊麗]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