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國際資訊  > 正文

美國最終退出量化寬鬆仍需時日

2013-12-22 10:05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自次貸危機出現並引發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先後實施了三輪量化寬鬆政策(簡稱QE)。經濟學家普遍認為,這種非傳統貨幣政策,刺激了投資和消費,使美國避免了一場大蕭條。但也有一些經濟學家認為,QE的邊際效應逐漸遞減,而且可能引發資産泡沫等潛在危害。

  當地時間12月18日,美聯儲宣佈從明年1月起削減長期債券購買計劃,標誌著美國朝著退出QE邁出了第一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經濟學家都認為,美國削減QE規模對世界經濟影響有限,從長遠看,對新興市場國家有益,但美國最終退出QE仍面臨風險,還要取決於美國經濟表現。 

  總體而言,此次削減QE對世界經濟影響有限

  美聯儲主席伯南克表示,如果經濟表現符合預期,美聯儲將繼續在明年的會議上分步小幅削減購債規模。他表示,美聯儲將到明年年末,而非年中,才能完全停下資産購買的腳步。

  穆迪主權評級業務首席經濟學家盧西奧·維尼亞斯·德蘇扎對本報記者説,隨著美聯儲開始逐步縮減QE直至最終完全退出,資本外流和更高的資金成本將對一些國家帶來影響。不過,其他國家可採取政策工具,至少部分抵消美聯儲退出QE帶來的衝擊。“總體而言,無論對其他發達國家還是對發展中國家來説,美國削減QE的影響,可能相對有限,而且不會持續太長時間。”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對本報記者表示,在今後一段時間內,如果美國每月新增就業能夠持續保持20萬人以上,將會産生“美國經濟在強勁復蘇”的預期,美聯儲退出QE的速度也會相應加速。如此一來,更多的資本將有望從新興經濟體流回發達經濟體,從中長期來看,更多的資本回流將使亞洲在流動性方面逐漸收緊。

  香港金管局署理總裁余偉文表示,美聯儲在過去幾年實施的量化寬鬆政策,導致大量資金流入新興市場,隨著美國經濟逐漸復蘇,資金流向可能逆轉,新興市場資産價格可能出現下調壓力。美國現在有序地開始減少債券購買,對新興市場長遠來説是好事。

  總部位於布魯塞爾的研究機構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丹尼爾·格洛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聯儲這次小幅削減QE規模對經濟並不會産生十分重大的影響。但此番動作卻明確地釋放了一個重要信號,即正式宣告美國的QE開始進入退出進程。格洛斯表示,此次削減QE規模會使新興市場國家承受一定的風險。大量的資金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從新興市場國家向美國本土回流。所以,新興市場國家應該有心理準備,並需要採取更多的措施來應對。

  日本信金中央金庫海外業務支援部高級審議官露口洋介對本報記者説,此次美國削減QE規模造成了日元的階段性貶值。外界普遍認為,美國經濟的堅挺將給日本經濟帶來正面的效果。但是,日本如果希望讓實體經濟得到充分發展,仍需要相當長的時間。

  巴西財政部長吉多·曼特加19日評論説,美聯儲宣佈逐步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做法“非常積極”。曼特加表示,逐步退出量化寬鬆使“市場獲得緩衝,避免較大衝擊”,這“對世界有好處,對巴西也有好處”。

  巴西裏約熱內盧聯邦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萊昂納多·瓦倫特告訴記者,美聯儲的決定對於拉美金融市場和各國貨幣匯率有直觀的影響力。而美元問題,特別是在巴西,對於國內通脹水準的影響更是顯而易見。

  最終退出QE仍面臨風險,取決於美國經濟表現 

  18日的發佈會是伯南克最後一次以美聯儲主席的身份舉行發佈會。他承認,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改善的步伐仍不令人滿意,貨幣政策不是萬能藥,並指出利率政策是貨幣政策第一位的工具,QE只是輔助性工具。他也承認,QE的推出和退出都將帶來風險。

  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原美聯儲研究與統計局局長戴維·斯托克頓表示,QE的更大目標在於緩解危機時美國金融市場的緊張狀況,就此而言,美聯儲似乎取得了成功。但斯托克頓認為,“判斷政策是否成功的標準,不僅僅是其是否成功實施,還包括能否成功退出。”他認為,這將部分取決於美聯儲能否在不産生嚴重負面金融和經濟問題的前提下,退出目前量化寬鬆政策。為此,美聯儲需要仔細權衡縮減QE的合適規模和時機。退出必須足夠迅速,同時,要有足夠的耐心,避免遏制美國經濟的復蘇。

  日本慶應大學經濟學部教授大西廣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日美歐迄今所採取的所謂“大膽的金融寬鬆”政策,如果稍有差池,將導致國債的急劇貶值,並由此引發國債利率的上升,進而陷入國家破産的境地。正是由於這種金融寬鬆政策從經濟學理論上講根本無法持續,所以任何國家的央行都在等待退出時機。但是很有可能出現的一種情況就是,美國剛剛在1月份調整了政策,結果在2月份就再度面臨“財政懸崖”,從而不得不回歸原有政策。因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種金融寬鬆政策已經走入了進退維谷、騎虎難下的困境。歸根到底,目前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美國經濟的乏力。

  世界銀行東亞與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郝福滿認為,美國退出量化寬鬆的真正含義是貨幣政策的正常化。而回歸正常的貨幣政策會讓從中漁利的投機者受到損失。

  巴西著名經濟評論員泰伊斯·艾萊迪亞表示,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引發了一場“貨幣海嘯”,而發展中國家,特別是巴西等幾個金磚國家,在這場災難中受到波及,本國貨幣匯率遭受了嚴重的起伏。由於美國的經濟情況有明顯回暖、就業率在提升,而且寬鬆政策的成本正在逐漸超過成效,因此要逐步削減直至最後退出量化寬鬆是不可避免的。   

  (本報華盛頓、曼谷、布魯塞爾、東京、裏約熱內盧、北京12月20日電 記者吳成良、韓碩、吳剛、劉軍國、顏歡、強薇、彭敏)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股 市
臺灣| 大陸
    臺股17日開盤漲44點 為8538點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