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標不治本的塞普勒斯救助方案本月將步入實施階段。歐債危機爆發以來,歐盟等決策者在“維護歐元區完整”的綱領下,屢次三番施救高負債國;而以塞普勒斯為代表的受助國,為維持歐元區成員國資格,被迫無奈割捨國家利益接受“自殺”條款。時至今日,歐債危機始終處在“按下葫蘆浮起瓢”的僵局之中,一直沒有擺脫高負債國脫歐的威脅。沒有統一的財政聯盟體制、合理的退出機制,已給單一貨幣聯盟的長遠發展埋下了重大隱患。任何一個國際組織的運作,都不應該“只進不出”,建立適宜的退出機制,允許高負債國有序退出歐元區,是盤活歐債僵局的可選之路。
迫於歐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歐洲央行“三駕馬車”的壓力,塞普勒斯對銀行儲戶強行減記並實施資本管制的舉措,變相“掠奪”了民眾的資産,導致歐元在塞普勒斯境內貶值,該國銀行業規模面臨大幅萎縮,對其以金融和旅遊為支柱的經濟模式造成摧毀性打擊,國家經濟難言復蘇。正如該國外交部長蘇利季斯所言,“為獲得‘三駕馬車’救助,國家和民眾都付出了始料不及的巨大代價”。即便塞普勒斯如期得到救助款,也只是獲得了在歐元區茍延殘喘的機會,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其政府和銀行資不抵債的結構性頑疾。
此外,塞普勒斯的資本管制舉措違反了單一貨幣聯盟“資本可跨境自由流動”的原則,從根基上動搖了貨幣聯盟的完整性,其負面效應將很快在歐洲其他銀行中擴散。歐央行預測,三月相關數據勢必顯示歐元區存款出現大幅流失。
歐債危機爆發近4年來,救助與被救助間的拉鋸戰,讓國際債權人、尤其是以德國為代表的歐元區核心國付出了高昂的代價。為把高負債國留在歐元區以實現“維護歐元區完整”的目標,數千億歐元的資金源源不斷地注入到高負債國及其銀行,但外界至今沒看到歐債危機發生根本性的轉機。德國選民近期質疑德國總理默克爾,通過歐元機制為高負債國提供貸款擔保是否真的有意義?高負債國為什麼不能縮減開支減少赤字?
歸根結底,“寅吃卯糧”是歐債危機的始作俑者,而其劣根性就體現在政府放任財政、肆意擴大赤字、過度依賴外部債務支援國計民生。眼下的問題是,歐盟決策者堅持的緊縮政策在高負債國難以順利實施,選民壓力導致歐洲政壇領導人頻繁更換,社會動蕩更加劇了經濟衰退。目前,維護歐元區完整的政治目標和此起彼伏的高負債國債務危機之間的矛盾很難調和,債務國和債權國民眾都已對“維護歐元區的完整”失去了信心,歐盟決策者應審時度勢主動推出歐元區退出機制,化解市場對“歐元區分裂”甚至“歐元崩潰”的恐慌。當然,建立並實施歐元區退出機制,可能要面臨歐元匯率巨幅波動、退出國經濟短期內大幅衰退以及核心國債權損失等各種困難。但是,相對於建立歐元區統一財政聯盟可能涉及“放棄部分國家主權”等諸多要害問題,前者可能更便於實施。如果建立歐元區退出機制,讓高負債國選民自行決定退出歐元區、還是繼續保留歐元區成員國資格以及一旦退出歐元區後國家經濟將怎樣恢復,只有這樣,救助與被救助間的惡性迴圈才能被阻斷,歐債危機才有可能出現轉機。
[責任編輯: 雍紫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