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昨天,《新聞縱橫》播出了泉州服裝製鞋企業調查上篇,失聯上市公司老闆背後的潛規則,負債上市反而會加速死亡。但是,在“鞋都”泉州,“失聯”、“欠薪”等不僅僅發生在知名企業中,在中小型企業中也蔓延開來。
8月中旬,在晉江市池店鎮舊鋪小學對面,美登龍鞋業有限公司門口聚集著大批的員工,自從老闆失聯後,員工們還是每天都到公司來,等著有人能夠給他們發薪水。
員工:老闆的電話已經是好幾天就打不通了,到3號、2號左右就打不通了,5號晚上停了嘛,然後6號他們就在廠門口來要人了,就説老闆跑了廠倒閉了。
美登龍鞋業共有四條生産線,主要做外貿代工,有300多名員工。據他們説,每年年産值也有上千萬。記者在現場發現,三條生産線已經被法院查封,剩下的一條生産線還堆滿了未完成的鞋子。員工們説,今年開工以來,公司的工資一直髮放不及時。
記者:去年會不會比今年好做?
員工:人家説去年工資沒像這樣。
一位公司的中層管理人員説,老闆是被民間高息借貸逼走的,還是有可能回來重新開工。
中層管理人員:應該是在附近,因為高利貸逼的太緊了,這兩天沒開機,造成這麼大後果。
在十公里開外的晉江市陳埭鎮,晉江招僑鞋業有限公司大門緊閉,人去樓空。周圍的居民告訴記者,公司老闆跑路了,連房租都沒有交。
居民:半個月前倒閉的。公司老闆連房租也沒交。
居民:現在沒有人了,昨天都搬走了。
據媒體報道,臺商投資區的金爵達服飾發展有限公司老闆王良秋也于上月卷款跑路,拖欠300多名員工400多萬元,銀行貸款2000多萬元。“失聯”、“跑路”、“高息借貸”、“欠薪”,這四個刺眼的詞語近半年來在泉州服裝製鞋行業內成了高頻詞彙。雖然沒有官方的統一數據,但同行們口口相傳的跑路老闆也有十幾家。
泉州服裝製鞋企業上千家,家庭小型代工廠、服裝製鞋上下游企業更是遍地都是。每一年,都有新企業開門,老企業經營不善倒閉。那麼,此番“失聯風波”和往年有無不同?又將給“鞋都”泉州帶來什麼呢?
記者走訪泉州市經濟開發區發現,無論是佔地十幾畝的服裝製鞋公司還是小巷子裏的鞋子作坊,門口都貼著招工啟事。
記者:您那邊現在還招工嗎?
廠家:恩,有。
記者:公司效益好不好?
廠家:不好我們還要招幹嘛呢?在招人就有效益。
記者:您這邊還招工嗎?
廠家:招工。我們的廠子比較穩定,你可以過來看一下。
廠家:今年好多鞋廠外面不景氣,好多廠子都倒閉了,我們今年從開工到現在基本上沒斷過料,後面又加了兩條線。
陳埭鎮名足體育用品(中國)有限公司的招工啟事旁,還貼有老員工春節假期回廠的補貼規定,越早回來補貼越高,6月份回來還有400-600元的補貼。
一名服裝製鞋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漲了,還是招不夠人。近年來,勞動力成本逐年增長。
企業負責人:人工成本在增長,每一年看工序吧,每年每人增長一百兩百。我們400人每個月08年工資是80萬,現在是140多萬。
多位晉江商人告訴記者,目前服裝製鞋行業世界市場疲軟,一些做外貿代工的公司轉為內銷之後,市場又迅速飽和,加上成本增加,令企業的資金週轉越來越慢。一家外貿公司員工告訴記者,
外貿公司員工:我們對工廠的掌控還是比較全面的,像他們資金這些東西,我們都會做一些調查,一旦有問題我們就會停止合作。很多我們的工廠到月底,或者經常會找我們借錢,借了錢説是還工廠的貸款,還完之後它再貸出來,像這種現象是越來越普遍,找我們借錢是越來越頻繁。
另一家知名外貿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番泉州爆發的服裝製鞋企業倒閉風波,銀行壓縮貸款成了壓倒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外貿公司負責人:表面上都是説銀行抽貸抽走了,還有一些是互保。自己可能本身是良好的,可能幫別人擔保,擔保的對象出現了狀況。那他肯定有連帶。
記者在泉州調查發現,中小型服裝製鞋企業反映之前從銀行所貸的流動資金一年到期後,一些企業無法全額償還,往往借民間高息貸款過橋。一旦銀行壓縮貸款或拒絕再次發放,企業幾乎是馬上就倒。
企業負責人:企業貸款後都花掉了,比如我貸500萬,要還了,只有200萬,先管擔保公司借了300萬,利息都是六分、七分。
一位不願意具名的當地銀行人士表示,最近倒閉企業的增加,也讓銀行對服裝製鞋企業的審核越來越嚴格。
銀行人士:現在都挺嚴的。一般需要足額的抵押,還要看股東的背景。諾奇等企業跑了,現在有點怕了。做這種客戶的意願不強烈,比較謹慎。
一名服裝製鞋企業主反覆強調有些企業是“非正常倒閉”,因為中小型服裝製鞋企業身上的融資負擔太重,貸不到款,也貸不起款。
企業主:貸不到。銀行有時候願意授信,手續都辦好了,但是單單等那筆錢,都不知道等到什麼時候。
福建省政府也意識到了問題。今年7月,泉州各區縣銀行紛紛承諾堅守省政府“五不”要求,即對有市場、能正常經營,但資金出現暫時困難的企業,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切實做到不減少信貸規模、不釜底抽薪、不提高續貸門檻、不隨意抽貸、不隨意壓貸,支援企業渡過難關。
應該説壓垮福建多家企業的不只是一根稻草,這裡有國際外貿環境的因素,也有國內經濟疲軟的原因,更有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的問題。但我們記者調查發現,融資難仍舊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
如何幫助企業渡過“經濟寒冬”?福建省政府“五不”政策對於身處寒冬中的企業而言只能説是雪中送炭,要想讓企業徹底走出低谷,還需要在完善健全中小企業融資體制上再下些功夫,例如,鼓勵發展多種性質的非銀行仲介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服務。有了順暢資金流做保障,企業才不會在經濟寒冬裏被凍死。
[責任編輯: 陳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