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不斷被曝光的制售假鹽案件,讓市民對食鹽安全格外關注。合格的食用鹽是如何生產出來的?在中國鹽業總公司日前舉辦的“媒體開放日”中,記者走進中鹽天津長蘆濱海分公司,探尋食用鹽的生產加工以及檢測過程。
食鹽半成品每噸都得檢測
食鹽加工前,所有進到公司的半成品都被裝在一個個大包袋里。據公司副總經理許恆源介紹,這些每個包袋重達1噸的半成品在加工前,都要接受檢測。加工包裝後,還要再次進行出廠檢測。“這里擁有業內唯一的兩臺分析試驗儀器,不僅能判斷是否人為添加了氨基酸,還能判斷出各種食用鹽的保質期。”許恆源說。
食鹽生產車間達制藥標準
隨後,在經過了防塵防菌多道環節後,記者走進了食用鹽的生產車間。許恆源介紹,生產食用鹽使用的是“GMP生產線”,達到了醫藥生產標準。“在這里要保證生產區域空氣潔凈度達10萬級,就是要避免食鹽在生產過程中不被污染。”雖說是幾元錢一袋的食用鹽,但在生產過程中卻處處體現高科技,記者在生產車間看到,幾條生產線上,都有機器人“值守”,負責食用鹽的裝箱工作。
年底食鹽將有“身份證”
據了解,鹽業生產部門正在加緊研制溯源防偽碼的實施,今年年底,中鹽天津市長蘆鹽業將在每一袋鹽打上一個溯源防偽碼,也就是說每一袋鹽都會有獨屬于自己的“身份證”。通過查詢,市民可以掌握到這袋鹽的各個環節,一直追溯到源頭。
相關鏈接
國家鹽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高級工程師趙毅稱,假冒食用鹽是用工業鹽制成,而含有危害物的工業鹽對人體健康有潛在威脅。趙毅稱針對普通消費者而言,從外觀上區分真假食鹽較為困難,作為消費者規避假鹽最好的辦法是盡量在連鎖超市、賣場中購買食用鹽,以保證食用鹽的質量安全。
[責任編輯: 侯宇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