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中國有機食品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企業提倡規範標準

2014-12-09 15:00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際線上消息(記者 董維嘉):在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關注的同時,綠色、生態、有機等概念開始成為餐桌的主流。然而,究竟何為綠色、有機食品?市場上的所謂的綠色、有機的産品是否真的是符合標準的?消費者又該如何分別真假?記者帶著諸多疑問走進了位於北京市朝陽區的中國有機綠色食品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綠公司”)。

  “每種蔬菜都有自己的有機認證書,我們的蔬菜從種子到終端産品都是絕對有機的。” 中綠公司董事長李振華的辦公室裏擺滿了該公司的産品和證書。説起自己的産品,李振華信心滿滿,但是當和記者聊到公司的盈利能力時,他卻有些感概:公司這兩年才剛剛開始盈利。

  李振華道出了不少有機食品公司的心聲,有機食品由於土壤要求高、前期投入時間長、濫竽充數假貨多等問題,讓許多企業在入行的前幾年只能先賠錢,但是隨著近年來的政策的扶持和市場需求的增多,有機食品行業也開始進入發展快車道。

中國有機食品行業進入發展快車道 企業提倡規範標準

  中綠公司董事長李振華。攝影:于童

  “做真貨和做假貨的競爭:我們曾經沒有優勢”

  作為中綠公司的前身,中國種子集團曾經是家國營企業,用了2007年到2012年五年時間成功改製成為民營企業。原本在做地産、只是想跟中國種子集團合作的李振華卻在2007年陰差陽錯的進入了有機食品領域。

  “如今,我國對於食品安全問題非常重視,人們也開始意識到有機健康食品的重要性,中國的有機食品行業是非常有潛力的,現在才僅僅是個開始,我們可能只是入行過早了”李振華説,剛剛改製成功的那兩年,公司幾乎每年要賠上一兩千萬,這不僅是因為中國的有機食品市場尚不成熟,也是因為有機食品前期投入是十分耗費時間的。

  曾經的大力發展化學農業讓中國再也沒有合適的土壤來培育有機食品,且農民們的片面追求産量也讓有機食品一度陷入尷尬,在此背景下,國內符合有機標準的土壤是很少的。李振華介紹,農藥在土地裏會殘留20年左右,土地改良就是一筆很大的成本。按照有機種植的方法,三年以后土地才能轉化成適合有機産品生長的土地。加上土地的租金和改良土地需要耗費的各種成本,前幾年公司都是在賠錢。

  “實實在在做有機的企業情況都和我們差不多,但是也有一些企業根本不考慮土地的問題,打著有機的旗號在賣所謂的‘有機産品’,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在市場上還要跟做假貨的競爭,消費者很難分辨,我們也就沒有優勢可言。”

  據記者了解,自2011年起,有關部門陸續修訂了《有機産品》國家標準和《有機産品認證實施規則》等一系列新規。2014年4月1日,新版《有機産品認證管理辦法》正式實施,也被人內人士認為是史上最嚴版本。

  “現在國家雖然對於有機食品的規定在不斷完善,各種補貼政策也很多,但是對有機食品的宣傳力度還不夠,食品行業是低利潤的,大的品牌也很少,需要持續的強大的投入才能産生刺激”。李振華希望有機食品的標準能真正在中國站住腳,得到百姓的認可。“我們正在推行中國有機的企業標準,這個標準不是通過土地等外界因素衡量的,而是通過産品本身的品質來衡量”。

[責任編輯: 林天泉]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