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台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痛經怎麼辦? 7種鞣酸食物導致痛經

2014-12-05 15:39 來源:家庭醫生線上 字號:       轉發 列印

  痛經為最常見的婦科症狀之一,指行經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疼痛、墜脹,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適,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者。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兩類,原發性痛經指生殖器官無器質性病變的痛經,佔痛經90%以上;繼發性痛經指由盆腔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痛經。

  關於痛經的誤區主要有以下三點:

  1、痛經會自動痊癒:許多女性在以前發生過原發性痛經,婚後自然好轉甚至消失了。當她們再次遭遇痛經襲擊,就認為這無關緊要,忍一忍就過去了,過一段時間就自然會好。這是關於痛經的誤區中最普遍的一點,許多人都這麼認為。事實上,原發性痛經沒有器質性病變,大部分可能會自然好轉、消失。而繼發性痛經一般是婚後發生,有明顯的器質性病變。不醫治原發疾病,痛經不但不會好轉,而且會逐漸加重,甚至引起嚴重的並發癥。

  2、憑經驗吃藥:痛經分為原發性痛經和繼發性痛經,前者是生理上不通暢造成的,後者是由不同的生殖道器官病變引起的,無論哪種痛,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特別是繼發性痛經,如果用藥不當,可能釀成大害。這也是關於痛經的誤區之一。

  3、摘除病變器官會一勞永逸:一些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盆腔淤血綜合徵等難治之症的女性,因痛經嚴重或經久不愈,就想去動手術摘除病變器官,認為這樣一勞永逸。可是,人體每一個器官都有它的作用,生殖器官尤其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過早摘除,可能會帶來一些隱性的問題。

  警惕這7種鞣酸食物導致痛經

  生理期每個月的來訪可害苦了女性朋友們,特別是那些每到這時候都會“隱隱作痛”的人。造成痛經的原因有很多,飲食上也需要格外注意,特別是專家認為"鞣酸"會加重痛經,所以提醒大家在生理期少食用鞣酸食物。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7種鞣酸食物。

  【茶葉】

  茶葉中含有50%的鞣酸,會與食物中的鐵分子結合形成沉澱物,妨礙腸道粘膜對鐵分子的吸收。茶越濃,人體對鐵分子的吸收力就越低。因此經期儘量不喝茶,而且在飲食上要特別吃一些富含鐵質的食物,以便補充鐵元素。

  而且,經期喝茶容易加重便秘症狀。由於黃體激素的分泌,有些女性經期會伴有便秘現象,而茶中含有的鞣酸能夠減慢腸蠕動,因此使大便滯留在腸道。

  另外,茶葉中含有較高的咖啡因,咖啡因會刺激神經,導致痛經加重。

  【柿子】

  柿子中含有鞣酸,易與鐵結合而妨礙人體對食物中鐵的攝取,由於女人在經期時流失大量血液,需要補充鐵質,所以不宜進食柿子。

  其次,因為柿子性寒涼,會刺激子宮收縮。子宮收縮會使得月經流量大大減少,使經期延長,嚴重的甚至會引起經痛喔!

  【葡萄】

  葡萄同樣富含鞣酸,是會加重痛經的水果。

  而且,葡萄是寒性最強的水果之一,月經期間食用葡萄,一則有礙消化,二則易傷人體陽氣,導致內寒産生,寒性凝滯,可使經血運作不暢,造成經血過少,甚至痛經。

  【李子】

  我們都知道,經期不能吃冰品。但不止是冰品,性質較涼的食物同樣是經期大忌,而李子便是其中之一。

  李子性質偏涼,平時食用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的功效,如果經期食用則會造成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

  【山楂】

  山楂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適量吃一些吃點山楂或者山楂製品可以緩解血瘀引起的痛經和月經不調症狀。

  但山楂同樣富含鞣酸,過量服用會導致身體缺鐵,加重經期不適。除了血瘀型痛經的人群外,其他女性在經期服用山楂會導致經血過多。

  【藍莓】

  藍莓中的酚酸有十余種,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氯原酸,又稱咖啡鞣酸。咖啡鞣酸對人體有多種保健作用,可以抑制癌症,同時具有強大的抗氧化作用,幫助女性抗衰老。

  但在月經期間則不宜過量食用,作為鞣酸的一種,藍莓含有的咖啡鞣酸同樣會讓你經期“痛苦”加倍。

  【石榴】

  石榴富含單寧物質,如單寧酸、鞣質、鞣酸等,會加重經期不適。

  石榴味酸,含有生物鹼、熊果酸等,有明顯的收斂作用,不利於經血的排出和暢行,尤其是痛經患者更應忌食。

  上面這7種食物含有鞣酸比較多,最好生理期不要食用,因為過多食用含有鞣酸的食物,會大大妨礙身體對鐵的吸收,加重經期貧血現象,並引發各种經期不適。同時也要記住不要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以及巧克力。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繫我們Q&A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