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國務院開始在全國部署開展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一年多來,北京市的做法引人注目。今年3月,在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2013年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考核評價結果的通報中,北京市以94.5的總得分在全國排名第一。
2013年8月16日,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正式掛牌成立,到當年11月1日北京市所有街道、鄉鎮食品藥品監管所全部正式履職,用時不到100天;從北京市食品安全委員會、北京市藥品監管局完成歷史使命,到重新組建北京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過渡期不到100天;從原來分散在5個部門的食品藥品監管力量,到共同匯聚到一個部門形成5000人的監管隊伍,整合不到100天。低調的轉身,華麗的亮相,不到100天的時間裏,北京創造了全國食品藥品監管體制改革的奇跡。與全國其他地方相比,北京用時最短,監管觸角伸得最長,全市322個街道、鄉鎮100%均都建立了食品藥品監管所。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北京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局長張志寬認為,“北京作為特大型城市,在食品藥品安全方面,有與其他大城市一樣的共性問題。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可能波及所有區縣,此時如果按照屬地管理,監管力量就會在處置事件的過程中各自為政,力量內耗。大城市,市場大、流通快,此時要應急反應、快速處置,強調轄區概念的屬地管理就不合適,要讓監管力量發揮最大的邊際效應,就要實行垂直管理。”
鋻於全國許多省市實行的都是屬地分級管理,而且既然讓區縣政府擔負地方負總責的任務,就要把機構放在地方政府手裏。為此,張志寬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食品藥品監管模式設想,即垂直管理與屬地管理相結合的模式。
目前,北京市級、16個區縣和322個街鄉均成立了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在最為偏遠的鄉鎮也都建立了食品藥品監管所。同時,市政府將原食品安全委員會調整為31個部門組成的市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構建了市、區縣、街鄉三級食品藥品安全委員會組織體系。
(原標題:北京建嚴格食藥監管制度)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