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萬家日前發佈公告稱,其母公司華潤創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創”)與TESCO簽署的合資協議已獲得相關部門批准,合資雙方將組成多元化零售合資公司,在中國內地和港澳地區經營大賣場、超級市場、便利店、現購自運業務及酒類專賣門店等零售業務。
業內人士預測,新成立的合資公司銷售額或將達到人民幣950億元。華潤萬家首席執行官洪傑表示,未來TESCO在內地的135家門店將更名為華潤萬家,以實現品牌擴張。在新的合資公司中,雖然TESCO注入了中國業務(包括樂購)及現金,但其僅持有新公司20%的股份。早在去年雙方簽署備忘錄之時,樂購方面就曾表示,將派兩名成員進入董事會,並享有一系列與20%股權相一致的股東權利和企業治理權。
此舉意味著,從品牌知名度、美譽度以及世界範圍內的影響來看都不亞於華潤萬家的TESCO將在華隱退。其苦苦經營了10年的樂購品牌,將從消費者視野中消失。作為與沃爾瑪、家樂福齊名的全球三大零售企業之一,TESCO的全球門店總數將近6000家,業務包括零售、金融、加油站、電信和醫藥等領域。在中國市場,TESCO發展常年處在尷尬之中——一面緊追沃爾瑪、家樂福等國際巨頭的步伐,一面試圖甩開物美、永輝等本土超市,卻始終找不到制勝法寶。
專家表示,大賣場業態在一、二線城市的逐步衰退已不可避免,未來華潤整合樂購後,亟須應對市場變化。
華創首席財務官黎汝雄今年3月曾明確提到,與TESCO的合作不只是為了100余家大賣場,更是看重它們行業內的核心競爭力,包括物流能力、自有品牌、電腦系統以及電子商務。黎汝雄表示,TESCO在英國是唯一一家在電子商務業務上賺錢的公司。而華潤萬家的“觸電”進程,則明顯滯後許多。
此外,華潤萬家還要面臨來自市場變化、消費需求升級以及新商業模式變革帶來的挑戰。中國連鎖雜誌主編陳岳峰認為,華潤萬家在主要業態上一直中規中矩,沒有特別出彩之處,“因此在經營管理上,華潤萬家能夠提升的空間並不小,當然也有難度。”
擺在華潤萬家面前的另一個難題是如何提升盈利能力。據華創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公司旗下零售業務的凈利潤為3.56億元,同比下滑30.5%,遠低於市場預期。而這已是連續第5個季度下跌。鋻於樂購門店同樣無法樂觀的盈利情況,華潤萬家的利潤恐有繼續下滑的可能。
“當前的大環境對零售企業來講是很殘酷的,移動網際網路促使電子商務不斷升溫,親民的社區便利店、日化專營店也十分受歡迎,所以大賣場式零售企業已經到了需要轉型升級的時候了。”淩雁管理諮詢首席諮詢師林岳表示。
林岳説,華創當前最大的優勢是其多業態的産業鏈佈局,除了華潤萬家以外,還有定位中高端的Ole精品超市、快捷時尚的Vango便利店、定位白領消費者的Blt超市等,這些業態目前來講還沒有很好地整合,因為未來精準行銷和體驗行銷是實體零售的重點方向,那麼對於細分的顧客群體,華潤需要通過移動網際網路的方式和O2O的思維來最大化地發揮多業態的優勢。“從目前來講,這只是硬體上的優勢,華潤未來可做的文章還有很多。”林岳認為。
[責任編輯: 林天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