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瓶(桶)裝飲用水抽檢11.9%不合格

2014-05-07 13:53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打印

  據新華社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昨天對外通報了小麥粉等11類食品監督抽檢情況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抽檢發現,部分桶裝水、醬油、乳制品等不合格。

  >>食品企業

  部分桶裝水不合格

  據通報,本次共抽檢食品生產企業數量達到7719家,抽檢樣品共計21682批次。抽檢數據顯示:一是小麥粉、嬰幼兒配方乳粉、煉乳、奶油、巧克力及巧克力制品的樣品未發現不合格。二是乳制品、食用植物油以及糖果、果凍等食品存在部分不合格項目,其中5417批次液體乳樣品,不合格樣品達到44批次。三是瓶(桶)裝飲用水、配制醬油存在一定安全隱患。例如,抽檢2846批次瓶(桶)裝飲用水樣品,不合格樣品數為340批次,不合格樣品率為11.9%;21批次配制醬油樣品,3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不合格率為14.3%。抽檢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超標和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此外,抽檢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大多為規模較小企業,反映出這些生產企業在衛生條件、原材料使用、生產經營過程控制上存在缺陷。本次監督抽檢未發現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等食品安全問題。具體不合格食品情況和企業名單將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公布。

  >>餐飲單位

  火鍋底料加罌粟殼

  根據通報,本次餐飲服務食品監督抽檢樣品122792件次,發現問題樣品為6.56%。抽檢范圍涵蓋各類餐飲服務單位,並突出學校(含托幼機構)食堂、集體用餐配送單位、中央廚房和旅遊景區等重點場所。

  其中,餐飲服務食品監督抽檢結果顯示:餐飲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仍有存在;火鍋底料中違法添加罌粟殼,在辣椒及其制品中違法添加蘇丹紅和羅丹明B等非食用物質的現象依然存在。

  >>處理措施

  依法處罰停止銷售

  針對監督抽檢中發現的問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已及時責成各省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規定,對不合格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依法進行調查處理,在依法實施行政處罰的同時,監督企業在收到檢驗報告之日起停止生產、銷售該食品;對庫存的不合格食品採取無害化處理、銷毀等措施全面清理,對已出廠、銷售的不合格食品依法召回,並向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書面報告有關情況。

  下一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還將採取市場抽樣、異地抽檢、輪流檢測等方式,加強對監督抽檢工作質量檢查,倒逼食品生產企業加強質量安全控制。

  ■馬上就訪

  大桶水為何出現質量問題?

  針對公眾關心的桶裝水安全問題,食品藥品監管總局食品監管一司巡視員畢玉安說,瓶(桶)裝飲用水,特別是大桶水,質量安全問題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產企業的環境衛生、工廠衛生條件不達標,可能會引起大桶水中的細菌菌落總數達不到要求。二是企業生產過程控制不嚴格,特別是管道清洗消毒不徹底,或者是大桶水的包裝清洗不徹底,造成了產品的污染。三是一些企業的生產設備和過濾裝置相對比較落後,生產工具不到位,造成質量不穩定。四是一些企業產品出廠檢驗制度沒有完全落實。此外,大桶水的保質期比較短,一般是30天,大桶水的存放條件和存放時間也會影響大桶水的質量。

  針對小企業食品安全存在的問題,馬純良提出,要指導地方督促企業落實6月1日開始實施的食品生產通用衛生規范,提高衛生水平和管理水平。對于食品生產小作坊,包括將來可能有問題的食品生產企業,要進行全面登記,對這些小作坊進行業主信息、生產經營食品種類、銷售區域的登記,並通過基層監管所的嚴格監管來確保監管到位。

[責任編輯: 林天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