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 對奶粉意味著什麼
參考了藥品良好生產規范
“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監管,要抓好源頭治理,其中較為重要的是要完善好許可制度,嚴格許可條件,嚴把許可關口,為今後不斷提升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打牢基礎。”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25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該局副局長滕佳材說。
此次發布會的主題,就是詳解“完善好許可制度”的最新成果:《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
國家乳制品質量檢驗中心主任姜毓君介紹,新版細則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提出了更高要求,重點是企業質量安全管理、生產過程控制、檢驗檢測能力等方面。
比如,2010版細則只是要求企業應當建立實施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係,除此之外對管理體係沒有更多要求。而新版細則參考藥品良好生產規范,要求企業嚴格執行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係、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生產規范。
受三聚氰胺事件影響,消費者對奶粉原料十分關心。在原輔料把關方面,新版細則也有新要求。包括,主要原料為生牛乳的企業,其生牛乳應全部來自企業自建自控的奶源基地,並逐步做到生牛乳來自企業全資或控股建設的養殖場。在嬰幼兒配方乳粉中使用的植物油,不得使用氫化油脂。
在產品分段和生產工藝上,新版細則的要求也更加明確。2010版細則對產品所對應的嬰幼兒月齡沒有作出明確規定,新版細則作出了明確劃分:嬰兒配方乳粉(0—6月齡,1段)、較大嬰兒配方乳粉(6—12月齡,2段)和幼兒配方乳粉(12—36月齡,3段)。同時,為嚴格生產工藝的要求,細則規定了濕法工藝、幹法工藝和幹濕法復合工藝3種生產工藝的基本流程和審查要求。
另外,新版細則對嬰幼兒配方乳粉“基粉”作出明確的定義和規定,不再受理新建企業以基粉為原料、採用幹濕法復合工藝異地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許可申請。對集團公司採用幹濕法復合工藝異地生產並已取得生產許可的情況,給予一定過渡期限進行工藝整改。
滕佳材說,從近年來風險監測和國內外嬰幼兒配方乳粉比較監測的數據分析來看,國內乳制品質量安全水平有了顯著提高。但個別企業鑽制度的空子,“打擦邊球”的現象也偶有發生,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
二問 對企業意味著什麼
需建立質量安全追溯制度
新版細則要求,嬰幼兒乳粉生產企業應實現質量安全追溯,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的關鍵工序或關鍵點形成的信息建立電子信息記錄係統,使消費者能夠從企業網站查詢到
[責任編輯: 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