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網傳“6號杯蓋”有毒 專家稱合格產品沒問題

2013-12-22 09:58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新華網杭州12月21日電(周竟、夏媛潔)近日,一則“6號杯蓋遇高溫可能會釋放對有毒化學物質”的消息在網上熱傳。因市面上多數熱飲杯蓋標示為三角形循環和“6PS”,不少消費者對這一說法不敢掉以輕心。不過專家解釋,合格的6號塑料制品無毒,在食品包裝中很常見。

  根據國家《塑料制品的標志》(GB╱T 16288-2008),代號為6的材料名為聚苯乙烯(PS),是苯乙烯單體聚合物,日常生活中多應用于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包裝果蔬的透明盒子、酸奶杯等。

  “6號杯蓋據說有毒啊,但是我看到很多裝咖啡、奶茶的熱飲杯都是用這個型號的杯蓋。”最近不少網民從微博、朋友圈等處看到相關信息後表示擔憂。

  “對于‘6號杯蓋’,大家的擔心主要來自高溫下聚苯乙烯會否析出苯乙烯,其實不用擔心。”浙江大學馥莉食品研究院執行院長劉東紅說。

  劉東紅說,雖然聚苯乙烯不耐熱,但它的分解溫度遠遠高于熱飲溫度。“超過90攝氏度,聚苯乙烯可能發生變形;但物理變形和化學降解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聚苯乙烯降解需要更高溫。”劉東紅說。

  關于聚苯乙烯降解的溫度和過程,浙江省復合材料學會秘書長沈烈解釋說:“只有燒起來,溫度達到300攝氏度以上,聚苯乙烯才能夠化學分解。分子鏈發生斷裂,可能揮發含有苯乙烯的小分子。但人們日常購買的熱飲一般都在80攝氏度以下,所以不用擔心。”沈烈說。

  不過沈烈也提醒,不合格的“6號杯蓋”還是有可能對人體健康產生危害的。“部分不正規的作坊通過回收各種各樣的塑料,進行二次加工生產。高純度苯乙烯單體聚合,它的加工性能是很好的;但低純度的回收原料,就得添加加工助劑來增強性能。制成成品後,這些小分子的加工助劑易揮發,危害健康。”沈烈說。

  沈烈說,消費者可以從杯蓋的顏色大概辨別質量好壞,“白色或純色,顏色均勻較好”。

[責任編輯: 王偉]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