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國臺灣網  >  經貿  >  食品  > 正文

背靠“一號文件” 大豆產業“攘外”方案上報

2010-02-23 09: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打印

據上海證券報 黑龍江6成大豆種植企業被迫停產;魯花、金龍魚等食用油價格忽漲忽跌……我國大豆產業上下遊目前出現的各種怪現象,說明處于中遊位置的外資勢力已羽翼豐滿,強大到足以控制產業鏈其他環節的命運。

為改變過高的對外依存度,記者日前從中國大豆協會了解到,該協會已將研究材料和解決方案上報國家主管部門。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的一號文件和三農政策都顯示出,接下來有可能出臺促進大豆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

“ABCD”滲透中國大豆業

作為我國大豆的主要產區,黑龍江省大豆產量佔到全國近一半,當地有著30多家的大豆加工企業,不過目前已經有60%的企業都停產。“現在我們積壓的豆粕有將近1萬噸,豆油也有3000多噸,都不敢賣啊,賣了就虧了。”黑龍江吉慶大豆蛋白油脂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劉鴻飛對記者表示。

“現在採購一噸大豆,就要虧100到150塊錢,只能停產了。”劉鴻飛表示,春節後停產的可能更多,估計要到四五月份才能看到市場是不是可以有所復蘇。

據了解,近幾年我國大豆產業一直面臨進口大豆的低價衝擊。去年金融危機的時候,黑龍江省近70%大豆加工企業都停產。“現在我國大豆產業整個產業鏈都存在問題。”黑龍江省大豆協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據該負責人介紹,我國大豆產業鏈的問題,都與“ABCD”有關。據悉,2004年的大豆危機,導致國內壓榨企業損失慘重,大量企業倒閉,而此時控制糧食生產運銷的四家國外公司趁機低價收購、參股中國大豆壓榨企業。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這四家分別以字母“A、B、C、D”開頭的糧商收購了我國70%以上的停工企業,從此我國大豆產業鏈環節被外資打斷,並開始受制于“ABCD”。

大豆產業背水一戰

“我國的大豆產業可以說已經是到了發展的關鍵關口,政府與企業應共同努力,做大做強一批國內企業,建立完整自主的產業鏈條,這樣才能促進產業的良性發展,抵禦外部衝擊。”上述黑龍江省大豆協會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近幾年黑龍江大豆企業大規模停產現象嚴重,希望本次上報的方案能幫助大豆企業走出困境。

中國大豆產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劉登高對記者表示,本次上報的內容主要是促進我國大豆企業做大做強,降低對外依存度,建立自主定價體係,形成自主品牌。由于目前外企滲透太深,促進我國大豆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將以內部文件的形式下發。

“現在解決的關鍵在于必須從國家政策和企業兩方面共同努力。”劉登高認為,雖然此前政府已有出臺相關的補貼和代儲代收制度,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單純的補貼效果有限。

劉登高表示,政策制定應從整個產業體係的發展來考慮。“包括貿易、投資、產業政策都須綜合考慮,並且放到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他建議大豆產業的發展應列入“十二五”規劃,“畢竟,大豆產業背後涉及到的是4000多萬豆農的就業及糧食安全。”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除了為數不多的幾家本土大豆壓榨企業外,我國目前的大豆壓榨業正逐漸淪陷到外資手中。有企業人士建議,由于外資正是從壓榨類企業入手逐漸控制我國大豆產業的中遊,進而控制上下遊,因此在未來出臺的政策中,應率先扶持本國壓榨類企業,尤其是中大型壓榨類企業,與外資抗衡,從而逐漸給上下遊以生存空間。(記者胡薇)

[責任編輯: 胡珊珊]

相關閱讀:

視 頻
  1.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稱“窮得只剩錢”

    浙江慣偷鈔票點煙被抓

      近日,浙江義烏一名男子在網上不斷炫富,還用百元大鈔點煙...

  2.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江宜樺重申徹查島內油品市場

    關注臺灣食品油事件

圖 片
    服務專區

    投資流程辦事指南往來手續聯係我們Q&A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係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中國臺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