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貿發局的報告指出,具規模的零售企業在越南市佔率持續上升,加上中産階級日益壯大、年輕人口眾多,及旅遊業興旺等因素,吸引大批國際品牌到越南分一杯羹
中新網2月16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越南自2007年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不斷加速對外開放市場,零售業也包括在內。香港貿發局的報告指出,過去5年,具規模的零售企業在越南市佔率持續上升,加上中産階級日益壯大、年輕人口眾多,及旅遊業興旺等因素,令越南零售市場發展蓬勃,吸引大批國際品牌到越南分一杯羹。報告認為,港商的電子産品和配件、玩具及禮品,均以設計美觀見稱,相信有力在當地佔一席位。
報告指出,與印度尼西亞及泰國等人口眾多的東盟成員國相比,越南的具規模零售企業佔整體市場比重較低,只有約13%,但高於印度等其他地區的人口大國,這些國傢具規模的零售網點所佔銷售額不到總額十分之一。儘管如此,越南具規模零售業的水準較低,進一步發展的空間較大。過去5年,胡志明市現代零售業發展蓬勃,具規模零售業的佔有率估計約40%,但河內只佔16%左右,稍微高於全國平均水準。
國際電子品牌紛設專賣店
同時,2009年越南通過法例允許外商獨資經營零售企業,令這個中産消費群不斷擴大的新興市場更具吸引力,日本、韓國、美國和法國等國際品牌紛紛進駐。許多國際電子品牌如三星、新力和惠普等,都已在胡志明市及河內各大商場開設專賣店,或在百貨公司設立專櫃。截至2011年底,該國共有超過100家購物中心和610家超級市場,集中于胡志明市、河內及硯港等大城市。
另一方面,越南消費者亦熱衷於嘗試新事物,為外資公司創造龐大商機,從智慧手機及平板電腦至時裝及配飾均大有可為。截至2011年底的5年間,很多非食品雜貨類産品的零售額均錄得雙位數字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其中電子産品、休閒及個人護理用品的需求增長特別強勁。隨這越南的消費者追求更精良的産品和更佳的購物體驗,預料現代零售業將保持快速增長,並從大城市擴散至小城市。
對於如何把握越南商機?報告指出,由於越南是香港出口産品在東盟的第二大買家,也是亞洲主要的生産基地,所輸入的香港産品,包括不少運往當地廠房的工業用品。在2006年至2011年,香港對越南的出口年均複合增長32%,總值增至超過58億美元。
近年越南經濟蓬勃發展,生活水準上升,當地消費者日益追求品質優良的精巧貨品。香港産品設計優良及價格適中為賣點,尤以電子産品和配件、玩具、遊戲産品以及禮品為然,正好迎合越南的市場需求。2006至2011年,香港對越南出口的消費品年均複合增長21%,于2012年首11個月更超過10億美元。同期,數位照相機和攝錄機更錄得三位數的年均複合增長率。
建議港商建零售網點
報告認為,除出口産品至越南外,港商也可考慮以建立零售網點進入越南市場,初期可通過分銷、授權或特許經營等方式測試當地市場。不少韓國食品及飲料公司在越南開展特許經營業務,這种經營方式較為容易。港商在物色當地合作夥伴或代理商時,可首先接觸越南的商會,如胡志明市商會聯會及設於越南的香港商會。
但報告亦提醒港商,在越南設立零售網點,除首家零售店外,其後每家零售店均須個別通過“經濟需求測試”。具體而言,測試要求新設的零售店須符合多項準則,包括人口密度、在附近經營的同類商店數目,及與省總體規劃一致等。然而,評估過程往往不透明,所需準則沒有明確定義,因而不易確定新設零售店的計劃所在地點能否符合測試要求。
為克服有關困難,不少外資零售商選擇與當地夥伴或代理商合作。例如法國連鎖超市BigC與10多家當地夥伴合作,在越南各地開設幾十家超市。除經濟需求測試外,與當地夥伴和分銷商合作的好處是有助新進入市場的外資建立業務網路,並對越南的行政和法律規定有較深入的了解,故港商亦可考慮與當地有信譽的企業合作來打進越南市場。
[責任編輯: 王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