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今後15年是智能制造發展關鍵期
中新網貴陽5月26日電 (左宇坤)“沒有強大的5G和工業互聯網,就沒有真正的大數據。而沒有真正的大數據就沒有新一代人工智能,就更沒有新一代的智能制造、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
5月26日,2021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科創中國:5G驅動數智化轉型”高端對話在貴陽舉行。“科創中國”聯合體理事長、中國工程院前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圍繞“5G+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發表演講。
智能制造是什麼呢?周濟解釋道,智能制造實際上是一個大概念,包含了三種基本范式,第一代智能制造主要是指數字化制造;第二代主要是指數字化網絡化制造或者叫“互聯網+制造”;即將到來的新一代智能制造,我們稱之為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制造,簡稱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和5G+工業互聯網又有什麼關係呢?周濟認為,利用5G作為一項賦能技術,未來20%的市場在消費端,而80%的市場在產業端。
“數據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生產要素,其應用將對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周濟表示,5G更大的藍海在于物聯網,在于工業互聯網;工業互聯網更大的藍海在于智能制造、在于數字中國。因而,智能制造為5G和工業互聯網開辟廣闊的應用和市場。
正是基于這樣一個考慮,5G和工業互聯網成為新基建的重中之重。
“抓住今後十五年,正是5G+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等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周濟認為,中國制造工業完全可以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集中優勢力量打一場戰略決戰,實現戰略性的重點突破、重點跨越,實現中國制造工業的開道超車、跨越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