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展望暨《企業百論》新書發佈會
中新網1月12日電,11日,“2019我國民營企業發展展望暨《企業百論:從創業到基業長青》新書發佈會”在京召開。專家學者和企業人士分別就2019年我國民營企業將面臨怎樣的宏觀經濟形勢,如何迎接新的機遇和挑戰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翟海潮指出,民營企業由於自身短板、産業鏈定位以及宏觀經濟因素等原因在競爭中處於相對劣勢的地位。特別是市場的飽和、原材料價格上漲大幅擠壓中下游民企利潤,不斷提升的人工成本、環保成本,較重的稅收負擔,融資渠道不暢等多方面因素造成了當前民營企業的困境。許多民營企業的發展遇到了瓶頸,行業面臨重新洗牌,兼併重組已是大趨勢。在未來,只有把成本做得最低的規模化企業和把産品做到差異化的中小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而規模化和專業化是民營企業未來發展的兩條道路。
翟海潮指出,“企”業無“人”則止,這裡的“人”首先指的是企業的擁有者,老闆的心胸和才能決定了企業的高度。與此同時,高瞻遠矚公司的領導人都像造鐘師,讓企業的人隨時都能知道時間——該做什麼事,不該做什麼事,而不必依賴報時人。公司領導人要善於造鐘,而不要忙於報時;企業要形成一種造鐘機制,讓人人都有造鐘意識,並不斷努力去造鐘。這樣,企業就能夠基業長青,長盛不衰。因此對於企業長遠發展來説,制度與人就像硬幣的兩個面,缺一不可,建立良好的治理結構與制度十分重要。
民營企業如何做到基業長青?翟海潮認為需要同時具備兩大條件:一是順利完成了一代又一代企業領導人的更替;二是能夠跟上時代,在堅持傳統的同時,又讓自己的産品和管理都不至於落伍,進行了大量的創新活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營企業的數量數以千萬計,而成功企業畢竟有限。真正值得我們關注卻又常常被忽視的,是那些紮根于與我們的生産生活息息相關、構築成國民經濟整體而又引領高科技走向的細分行業,其標桿企業和業界領袖們的成功經驗更容易被學習和複製,更具普遍性和實用價值。翟海潮先生的經歷以及他的新著《企業百論:從創業到基業長青》,應該會給我們一些更接地氣的啟發。
《企業百論:從創業到基業長青》一書共分10個主題、100篇文章,“剪裁”出在企業全生命週期的5個階段(企業創立、快速擴張、專業化管理、成熟穩定、基業長青),對於創業、企業發展、領導、管理、創新、人事、戰略、執行力、企業興衰要因和基業長青等問題的精彩闡釋,非常適合正在準備創業的人士和在企業管理中遇到發展瓶頸的企業家們借鑒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