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廣電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試運作 收視率難造假

2018-12-27 10:09: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26日,由國家廣電總局委託廣播電視規劃院基於自主技術建設的廣播電視節目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正式開通試運作。不同於傳統的在樣本戶基礎上的收視率統計方式,這個“全網路、全樣本、大數據、雲計算”的節目收視綜合評價系統,不僅更適用於當前電視節目觀看方式多渠道、多樣化的新趨勢,而且通過數據抗干擾能力的提高,有望從根本上治理收視率造假問題。可以説,新系統的運用是對收視數據採集和應用的一次重大革新,也為收視數據的統計和應用提供了更豐富的可能性。

  更適用於多渠道、多樣化的收視新趨勢 

  2018年,國家廣電總局組織廣播電視規劃院等10余家單位完成了涵蓋有線電視、IPTV、網際網路電視的千萬級樣本規模收視調查技術實驗。截至2018年底,收視綜合評價大數據系統匯聚了來自不同地域的2254萬有線電視用戶和1969萬IPTV用戶收視數據。新系統實時回傳的海量數據採集模式,極大地彌補了傳統數據採集方式的不足。

  據國家廣電總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介紹,傳統的樣本戶採集方式主要採用目前世界上最為普遍的兩種方式——日記卡和收視率測量儀。日記卡是由樣本戶填寫收視日記卡,調查員到府採集數據進行統計。收視率測量儀則類似電視機機頂盒,為樣本戶配有專門的遙控器,他們在收看電視時,分別按下代表個人資訊的代碼鍵,在頻道停留一定時間長度,收視數據就會被記錄,並通過電話自動回傳給調查公司。

  這兩種傳統方式樣本戶的規模都非常有限,大大削弱了收視率數據的代表性和可信度。例如,以傳統的樣本戶統計方式來計算,某城市500萬用戶,如果從中抽樣選取500個樣本用戶,那麼他們沒有看過的節目均會被統計為“零收視”;而在新系統的全量樣本統計中,即使千分之一的低收視率也對應著平均每分鐘5000個收視用戶。

  此外,隨著科技發展和觀眾收看節目方式的多樣化,傳統方式在統計渠道和方法上也難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杜百川指出,當前,觀眾觀看電視節目的方式呈現出多樣化的新趨勢:一是跨設備,觀眾不僅用電視機觀看節目,還通過電腦、手機、平板電腦觀看;二是跨平臺,觀眾不僅通過地面廣播電視系統觀看節目,還通過有線電視、衛星電視、IPTV、網路電視等多種渠道觀看;三是跨時空,觀眾不再是固定的時間地點觀看,還可以實現移動時間和移動空間觀看;四是跨形態,觀眾不僅可以進行實時觀看,還可以通過點播、回放等形式。

  這樣的趨勢下,新系統基於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實時統計全量樣本收視數據,分析顆粒度準確到戶,既可以反映熱門節目、黃金時段的收視情況,又可以精準捕捉小眾節目、邊緣時段的收視特徵,全面還原多元化的收視需求。

  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院長余英介紹,新系統在全面涵蓋直播、回看、點播等多種收視方式的基礎上,未來將逐步擴展至數億級樣本規模,海量數據將深度反映用戶對廣播電視節目收視內容和方式的多元化需求。

  防範人為操縱,新的大數據統計方式更科學 

  數據真實是收視統計和分析的基礎,然而長久以來,收視率造假已經成為電視行業深惡痛絕卻難以根除的現象。

  按照國際慣例,在傳統的樣本戶統計方法中,為了避免電視臺、電視節目製作機構、廣告商等買通樣本戶,對收視率數據進行造假,樣本戶的姓名、地址等資訊都應當嚴格保密。《中國電視收視率調查準則》規定,調查機構在確定樣本戶時,必須與樣本戶簽訂保密協議。但中國電視劇製作産業協會秘書長王鵬舉認為,雖然樣本戶調查是基於統計學的科學方法,然而由於其樣本戶數量小、分佈不均勻,為收視率造假提供了很大的技術漏洞,導致收視率數據抗干擾能力弱,造假成本低。

  “收視率造假的問題已經變成資本生産鏈。廣告收入是電視臺的主要收入來源,而收視率則是廣告商投放廣告的主要依據,電視臺和出品方在利益驅使下動輒花費千萬元購買。而且由於沒有具體的法律明文規定,這樣的造假行為也難以得到嚴懲。”中國電視劇製作産業協會會長尤小剛説。

  據了解,收視率造假的主要方式是直接買通樣本戶。造假者通過掌握樣本戶名單,設法和樣本戶形成“關係”,指定其觀看某個節目。“比如北京有700多戶樣本戶,造假者只要買通十幾個用戶,就能造成收視率1%的波動。這樣一來,電視節目創作容易失去客觀的評判標準,大家誤以為節目的品質高低無所謂,‘製造’多少收視率才是關鍵,進而誤導了創作方向,劣幣驅逐良幣,給産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王鵬舉説。

  與樣本戶統計方法相比,新系統的大數據統計方式顯然更為科學。系統數據採集、清洗、分析、呈現各環節無縫銜接,全流程自動化、封閉化處理,防範人為操縱,大大提高了數據造假的成本。系統基於海量大數據統計,個體樣本數據造假對統計結果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余英指出,新系統由廣電總局指導和監管運營,這也在更大程度上保證了數據的客觀公正。同時,廣電總局也正在為相應法律法規的健全進行部署。

  “真實數據基礎上的分析和判斷才是真實的,這直接影響到行業和社會對電視節目的綜合評價。”電視劇導演郭靖宇説,“新系統給了電視行業工作者信心和希望,大家都期待它徹底根除行業中存在的不正之風。”

  為收視數據的統計和應用帶來更多可能 

  據了解,新系統將適應媒體融合發展和傳播格局、傳播環境的新變化,持續豐富電視收視數據來源,不僅全面覆蓋到有線電視、衛星直播、IPTV、網際網路電視以及網路視聽領域等不同傳播渠道,還提前預設了全國有線電視網路整合和5G移動應用大趨勢下的新定位、新模型。

  余英介紹,新系統既能提供客觀真實的收視數據統計,還將以此為基礎結合思想性、創新性、專業性等節目品質元素,引入輿情監測、專家評價等因素,對節目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等多維度建模分析,構建全方位的節目綜合評價模型,推動電視節目綜合評價體系的健全。通過對收視數據深度挖掘、及時反饋,指導內容選題、素材整合、需求組合、分析預測、創作生産,轉變傳統節目生産方式,有效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新系統不再像傳統統計方法那樣只按地域分層,也不再是進行收視率和市場份額統計,而是採用全量樣本,集合了絕對用戶數量、絕對收視時長、跨不同網路收視等的綜合數據。如果一個用戶家裏既有電視又有電腦,同時還有手機和平板電腦,通過這些終端進行的實時觀看、回放、點播等方式的收視情況都會被記錄和回傳。”余英説。

  在杜百川看來,基於新系統的人工智慧應用也不再遙遠。“過去人們認為數據多就是大數據,其實並不是這樣,大數據是以互相關聯的種種因素去了解和分析數據。”杜百川説,“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新系統對新技術的應用能力比傳統的統計方式提高了很多。現在是我們看電視,將來可能是電視看我們。未來,新技術可能將眼球跟蹤技術應用其中,聲音控制數據也可能得到更好的利用。這不僅讓我們更有理由去暢想它將在未來為我們開拓的圖景和更多可能性,也是新系統具有的更重大的意義。”

[責任編輯:李奕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