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國金融風險防控成效初顯 宏觀杠桿率升勢放緩結構趨於優化
題要:今年以來,我國宏觀杠桿率上升勢頭明顯放緩,結構性去杠桿穩步推進,金融風險防控成效初顯,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較為穩固。專家預言,未來我國杠桿率將總體趨穩,並逐步有序降低——
今年以來,我國宏觀杠桿率上升勢頭明顯放緩。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杠桿率增幅比去年同期收窄1.1個百分點,2017年杠桿率增幅比2012年至2016年杠桿率年均增幅低10.9個百分點。這顯示出我國結構性去杠桿穩步推進,金融風險防控成效初顯,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較為穩固,專家預言,未來我國杠桿率將總體趨穩,並逐步有序降低。
杠桿率升勢已放緩
“2017年以來,我國宏觀杠桿率上升勢頭明顯放緩,穩杠桿取得初步成效。”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認為,杠桿趨穩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及結構性信貸政策效果顯現密切相關。
上半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明顯成效,企業利潤、財政收入保持較快增長,有助於消化存量債務。
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也有助於杠桿率穩中趨降。2018年6月末,M2同比增長8%,增速較上年同期有所回落,為穩杠桿創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同時,貨幣信貸總體保持適度增長,雖然上半年表外融資明顯收縮,但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8.76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5548億元。
在保持總量平穩的同時,一系列結構性信貸政策效果顯現。上半年,房地産貸款增加3.54萬億元,佔同期各項貸款增量的比重比2017年佔比水準低1.9個百分點;個人住房貸款餘額23.84萬億元,同比增長18.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3.6個百分點。
此外,潛在風險較大的“影子銀行”業務受金融去杠桿影響,增速明顯放緩。上半年,委託貸款減少8008億元,比上年同期多減1.4萬億元;信託貸款減少1863億元,比上年同期多減1.5萬億元;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減少2717億元,比上年同期多減8388億元。
杠桿結構明顯優化
在總杠桿率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時,杠桿結構也呈現優化態勢,尤其是大家關注的國企、政府和個人杠桿率也出現了明顯變化。
企業部門杠桿率下降,國有企業資産負債率明顯回落。總的來看,今年一季度企業部門杠桿率比上年同期低2.4個百分點。2017年企業部門杠桿率比2016年小幅下降1.4個百分點,為2011年以來首次出現凈下降。相比之下,2012年至2016年年均增長8.8個百分點。劉世錦預計,2018年企業部門杠桿率將比2017年小幅下降。
從不同企業類型來分析,工業企業中資産負債率相對較高的國有企業,資産負債率明顯回落,今年5月份為59.5%,比上年同期低1.8個百分點;資産負債率較低的外資企業、私營企業,則相對穩定或有所提高,今年5月份分別為53.8%、55.8%,比上年同期高0.1個和3.9個百分點。
政府部門債務問題也是人們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政府部門杠桿率持續回落,2017年政府部門杠桿率已經比2016年低0.4個百分點,實現了連續3年回落,今年一季度,這一數據進一步回落0.7個百分點。
住戶部門,也就是個人杠桿率上升速率邊際放緩,債務安全性可控。2017年住戶部門杠桿率比2016年上升4.1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上升1個百分點。雖然住戶部門杠桿率持續上升,但上升速率出現邊際放緩。
“住戶部門債務風險總體可控。”劉世錦認為,一方面,與發達經濟體相比,我國住戶部門杠桿率仍處於較低水準;另一方面,住戶部門償債能力較強,債務抵押物充足,期限較長,違約風險不高。
2017年末,我國個人貸款與存款之比為62.1%,這表明居民存款完全可以覆蓋居民債務。2017年末我國住房貸款餘額僅佔抵押物價值的58.3%,住房貸款平均合同期限為272個月,流動性風險可控。個人住房貸款不良率也保持低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居民住房貸款不良率僅為0.29%,比上年末低0.01個百分點。
杠桿率將總體趨穩
展望未來,我國將進入穩杠桿階段。劉世錦認為,未來我國杠桿率將總體趨穩。過去一個時期我國杠桿率增長較快,與我國儲蓄主體與投資主體不匹配、權益融資比重偏低、貨幣化進程和金融深化較快、國有企業和平臺公司曾一定程度上承擔政府職能等因素有關。
過去一段時期,我國宏觀杠桿率增長較快,與我國經濟的結構性特徵和發展階段有關。我國儲蓄率較高,儲蓄主體與投資主體不匹配,權益融資不發達,導致儲蓄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中債務較快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債務使用效率不高,必然推高杠桿率。同時,我國貨幣化進程較快,特別是市場經濟推進、大規模城鎮化、房地産市場發展、外向型經濟快速擴大等因素,階段性地推升了杠桿水準。此外,金融業加快發展,金融監管有待完善,出現了影子銀行加杠桿等現象。國有企業和平臺公司一定程度上承擔了政府職能,造成企業部門杠桿率上升較快。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上述推升杠桿率的因素正在出現重要變化。”劉世錦認為,一是由高速增長轉向高品質發展,關鍵是要提高全要素生産率,更多地關注就業、企業盈利、發展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等指標,不能再通過人為抬高杠桿率追求過高的增長速度,這將在宏觀上帶動杠桿率下行。二是我國商品和要素領域的貨幣化程度已經較高,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城鎮化進程趨緩,貨幣化過程也將減速,在杠桿率上會有所顯現。三是金融監管加強,金融市場逐步完善,影子銀行等導致杠桿率上升的狀況將會有較大改變。四是地方政府債務約束加強,特別是對地方政府隱形債務的清理、整頓和規範力度加大。五是去産能取得重要進展,供求缺口收縮,企業盈利能力和可持續性增強。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來我國杠桿率將總體趨穩,並逐步有序降低。”劉世錦説。(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陳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