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2018-01-26 13:19: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核心是推動高品質發展,其內容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一是在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和提高全要素生産率的基礎上,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二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的基礎上,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推進這兩方面建設,均需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具有客觀必然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全方位、開創性成就,發生深層次、根本性變革。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重要體現,就是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從根本上決定了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社會主要矛盾的基本運動方式沒有變,決定了發展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但其基本運動方式沒有變,仍然是“發展”與“需要”之間的矛盾,解決途徑仍然是通過“發展”滿足“需要”。因此,儘管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但“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這意味著發展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會生産力水準、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它通過使供給體系有效適應需求結構變化,從而使“發展”與“需要”相互聯通並且有效匹配。因此,在新時代,發展特別是作為社會發展基礎的社會生産力的解放和發展,需要從供給側發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社會主要矛盾的內涵發生深刻變化,要求在發展中必須下大力氣解決供給側問題。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運動的兩端——“需要”和“發展”本身的內涵發生了深刻歷史性變化,從而使社會主要矛盾運動的內涵相應發生深刻變化,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前,制約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是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這種不平衡不充分的根源在於供給的品質和效益、結構和水準以及創新能力不夠高,表現為實體經濟水準有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較大等。這些突出問題,本質上是國民經濟供給側的問題,根本原因是生産力不夠發達,根源是重大結構性失衡。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在解決結構性問題,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給品質,根本出發點是使我國供給能力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不斷升級和個性化的美好生活需要,從而實現社會主義生産目的。只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解決重大結構性失衡,為徹底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堅實物質基礎。

  有效化解當前經濟運作中的風險,需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現代化經濟體系必然是能有效應對風險的經濟體系。當前,我國經濟“雙重風險”並存,既有成本推動的潛在通貨膨脹壓力,又有需求疲軟導致的經濟下行風險,其原因主要集中于供給側。比如,出現潛在通貨膨脹壓力的主要原因是供給側的要素成本上升;投資需求增速放緩的深層原因在於供給側創新能力不足,難以找到有效投資機會;消費受到一定抑制的主要原因是有效和中高端供給不足。因此,克服“雙重風險”並存的新失衡,需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了建設協同發展産業體系的關鍵 

  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了建設協同發展産業體系的關鍵。

  全面提高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水準。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品質優勢。”不論經濟發展到什麼時候,實體經濟都是我國經濟發展、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發展實體經濟是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的核心和關鍵。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要任務正是振興實體經濟。與需求側管理把著力點放在需求端、消費者不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著力點在於供給端、生産者。這主要包括三類:一是作為第一生産要素的勞動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著眼于提高勞動生産率,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二是與生産資料結合的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眼于提高企業競爭力,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三是企業與企業的集合——産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完善産業組織,優化産業結構,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支援傳統産業優化升級,培育世界級先進製造業集群。這些舉措必將激發經濟活力,加快增長動力轉換,全面提高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水準。

  全面優化産業結構、提升産業品質。優化産業結構、提升産業品質是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的題中應有之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眼于用新供給引領需求發展,從三個層面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和産業品質提升。一是優化科技、資本、勞動力等生産要素配置和組合,提高生産要素利用水準,促進全要素生産率提高,不斷增強經濟內生增長動力;二是優化現有供給結構,通過調整現有産品供給結構、提高産品和服務品質,從深層次上解決供給同需求錯位問題;三是促進産業優化重組,大力發展新産業和新業態,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和現代服務業,提供新的産品和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生産端入手,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全要素生産率、勞動生産率和企業競爭力的基礎上,推動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全面提升産業素質和品質,為經濟持續增長培育新動力、打造新引擎,契合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産業體系的要求。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於實現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 

  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是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又一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在於實現三者有機統一。只有三者有機統一,才能最大限度破除社會生産力發展的各種束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才能避免經濟大起大落,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才能激發全社會創造力和發展活力,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屬性是深化改革,要求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深化價格、財稅、金融、社保等領域基礎性改革。只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才能成功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

  有利於實現市場機制有效。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大原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像需求管理那樣停留于總量干預,而是要深入影響生産者和經濟結構,因而對處理好政府與市場關係、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提出了更高要求。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既遵循市場規律、善用市場機制解決問題,又讓政府勇擔責任、幹好自己該幹的事。為此,要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完善市場機制,打破行業壟斷、地方保護等,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提高企業資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競爭力。要發揮好政府作用,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用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用政策引導市場預期,用規劃明確投資方向,用法治規範市場行為。

  有利於提高微觀主體活力。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深化産權制度改革和要素市場化改革。深化産權制度改革的目的是使各種所有制經濟和各種類型的産權得到清晰界定、嚴格保護和順暢流轉,以保障良好市場秩序、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穩定市場預期。現階段特別需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同時,支援民營企業發展,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的目的是貫徹等價交換原則,提升市場競爭的公平性和真實性,現階段特別需要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與做法,尤其是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同時,完善市場監督機制,最大限度地發揮市場決定價格的作用。通過這兩大改革,實現産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有效提高微觀主體活力。

  有利於實現宏觀調控有度。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要求改變宏觀調控方式,把總需求調控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一起來,把短期調控與長期調控、總量調控與結構調控統一起來,以適度的總需求管理創造經濟穩定增長的有利環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總量失衡深層矛盾的有效解決。當前,應大力創新和完善宏觀調控,發揮國家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健全財政、貨幣、産業、區域等經濟政策協調機制;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健全金融監管體系,不斷提高宏觀調控的科學性、預見性和有效性。

  (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校長)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26日 07 版) 

[責任編輯:孫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