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年物價或呈逐季上漲態勢 貨幣政策存收緊可能
資料圖。中新網記者 李金磊 攝
《經濟參考報》記者綜合多方預測,2016年全年居民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或漲2%,呈現年初年末較高、年中較低的U形走勢。隨著豬肉價格迎來上行週期,加上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的傳導效應,2017年物價或呈現逐季上漲的發展態勢,通貨膨脹壓力逐漸顯現。專家表示,如果物價明顯上漲以及通脹預期強化,貨幣政策存在收緊的可能。
研判 2016年CPI呈U形走勢
多家機構預測,2016年12月CPI同比漲幅或為2.3%,2016年CPI全年上漲2%。
商務部公佈的周頻農産品價格指數顯示,2016年12月前三周,蛋類價格環比延續下降趨勢,蔬菜、禽類、水産品類價格環比都有上升,蔬菜和水産品類價格漲幅相對較大。國家統計局公佈的主要農副産品數據也顯示,12月中、上旬主要食品價格整體環比小幅上升。蔬菜類價格環比整體延續上漲態勢,部分蔬菜價格漲幅超過10%。水産品價格整體上漲。肉類價格有所回升,豬肉、牛肉、羊肉價格都有小幅上漲。蛋類和水果價格下降。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綜合參考商務部和國家統計局已公佈的數據進行測算,2016年12月食品價格環比在0.7%到1.3%之間,環比漲幅加大。另一方面,大宗商品和石油價格走穩回升,工業出廠産品價格加快上升,帶動非食品價格環比保持微升態勢,同比漲幅在1.8%到2%左右,比上月上升。12月翹尾因素降低至0。綜合判斷,2016年12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2.1%至2.5%之間,取中值為2.3%,與上月持平。全年CPI平均上漲2%。
也有機構認為,受高基數影響,2016年12月CPI同比漲幅有小幅回落的可能。海通證券研報稱,目前食品價格整體漲幅仍高,預計12月CPI食品價格環漲0.9%,但CPI整體同比漲幅小降至2.2%。雖然12月油價繼續上漲,但是鋼價、煤價顯著回落,食品價格也保持穩定,整體來看通脹風險依然可控。
回顧2016年全年的物價走勢,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的報告顯示,從全年來看,CPI運作總體呈現出年初年末較高、年中較低的U形走勢,這主要與食品價格變化趨勢有關,即食品價格在年初和年末漲幅均比較高,年中比較低。但在影響食品價格變動中,上半年與下半年的影響因素卻有很大不同,如果説上半年主要受“豬週期”和菜價上漲的影響,那麼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則主要由於天氣變冷等原因使得蔬菜和鮮果價格漲幅回升。此外,9月、10月CPI回升還與服務業價格持續走高有關。
預測 今年物價或現整體抬頭趨勢
多位專家表示,2017年豬肉價格有望迎來上行週期,加上PPI的傳導效應,物價整體或出現抬頭的趨勢。
社科院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預測,2017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CPI漲幅分別為2.0%、2.2%、2.3%和2.4%,呈現逐季上漲的發展態勢,2017年全年CPI為2.2%,比2016年略微增加0.2個百分點,依然處於溫和上漲階段;PPI分別為0.9%、1.5%、1.9%和2.2%,2017年全年PPI為1.6%,比2016年增加3.7個百分點,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由負轉正,通脹壓力逐漸顯現。
連平認為,2017年一季度豬肉價格下行週期可能結束,之後有所回升。由於生豬存欄量處於3.68萬頭的低位,大宗商品價格上升帶動豬糧價格上升,豬肉價格在2017年將迎來上行週期。受供需因素和投機行為的影響,目前部分地區豬肉價格已經出現大漲。冬季臨近天氣變冷影響蔬菜生産種植,年末消費旺季到來,蔬菜、水果、肉類以及水産品價格都可能上漲。前期市場流動性保持充裕對CPI形成支撐,大宗商品和原油價格上升,工業産品價格回升,工業領域産品價格上漲逐漸傳導至消費端,帶動核心CPI上升,形成物價上行週期。由於宏觀經濟緩中趨穩,貨幣政策基調擬為穩健中性,相關政策在穩增長的同時更加重視結構性改革,不會輕易採取過度刺激舉措。在供求關係和投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部分供需偏緊的食品價格可能出現快速上漲。預計未來CPI同比漲幅小幅上漲。
也有專家認為2017年的通脹壓力並不明顯。中國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祝寶良表示,2017年社會總供給大於總需求的狀況沒有改變,物價缺乏大幅上漲的基礎。從居民消費價格來看,勞動力成本上漲會推動服務價格上漲,豬肉價格高位企穩,蔬菜、鮮果等食品價格受天氣等因素影響有較大的不確定性。從工業品價格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大幅反彈的動能不足,我國産能過剩問題仍比較突出,價格難以持續回升。
應變 通脹預期如強化或致貨幣政策微調
2017年貨幣政策的基調是保持穩健中性。不過,多位專家表示,如果物價明顯上漲,隨著通脹預期進一步強化,在貨幣政策焦點轉向物價時,其在流動性投放上或許會更加謹慎。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2017年第一季度PPI大概率持續上行,很可能引發市場和政策當局對於通脹過高的關注和擔憂,從而影響到供給側改革推進的節奏力度以及貨幣政策的鬆緊。
連平則表示,在沒有強有力外部衝擊的情況下,整個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基調不會改變。如果經濟增長平穩、就業狀況良好、物價明顯上漲和資産泡沫增長,貨幣政策存在向偏緊方向適當微調的可能性。如果出現重大的外部衝擊,比如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強力實施對出口帶來較大影響,貨幣政策有可能不是向緊而是向松的方向會有明顯動作,此時貨幣政策就會體現出高度的靈活性。
祝寶良建議,2017年的貨幣政策要做到切實穩健。一是建議社會融資總量和廣義貨幣增長12%左右,保持適度合理的流動性規模。二是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水準,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允許人民幣匯率在穩定的基礎上適度貶值。三是密切跟蹤美聯儲加息等重要國際金融動態,防範外匯市場劇烈波動等風險。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也建議,貨幣政策應堅持穩健的基調,要合理掌控好貨幣投放的水準、節奏、方向,是控制金融風險、穩定人民幣匯率、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關鍵。從2017年的經濟運作態勢看,貨幣政策宜慎重使用利率、存準率等手段,主要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合理釋放相關資訊引導預期;重點把握好資金流入的方向,配合房地産熱度高的區域做好相關貸款政策的調整。加強對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産熱點地區住房建設的資金支援,加強對實體經濟企業融資的支援。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