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年去産能目標任務提前超額完成:真去真退 有力有效
山西太鋼集團等待加工的不銹鋼卷(7月20日攝)。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開發出一批高技術、高難度、高附加值的新産品,廣泛應用於高鐵輪軸、跨海大橋、長征七號火箭等重大工程和高科技領域。 新華社記者 燕 雁攝
在“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任務中,“去産能”被列在首位。一年來,各地方、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産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決策部署,創新思路,攻堅克難,相關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國家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全年鋼鐵、煤炭去産能目標任務已提前超額完成。其中,鋼鐵去産能早在10月底就已完成全年4500萬噸的目標任務。
“鋼鐵、煤炭去産能,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頭戲、主戰場。隨著全年去産能任務目標的基本完成,確保過剩落後産能真去、真退,成為檢驗這項工作成效的關鍵。”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許昆林説。
開弓沒有回頭箭
在2015年12月份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將鋼鐵、煤炭去産能列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中之重,明確提出“堅定不移去産能”,並採取“嚴禁新增産能、嚴格環保執法、加大政策引導、帶動優勢産能走出去”等五大措施化解産能過剩。進入2016年,中央和各地方政府相繼推出多項措施推進鋼鐵、煤炭“去産能”,並通過鋼煤去産能部級聯席會議等方式統籌協調。
然而,一些小鋼廠、小煤礦對於“去産能”認識“心存僥倖”:只要有錢賺幹嗎要關閉?一些地方政府對此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在他們看來,有利潤、有稅收又能解決就業,去産能“去”不到咱頭上。
“各地簽訂的目標責任書就是軍令狀,年底要盤點交賬。”針對上述苗頭,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和脫困發展工作第二次部際聯席會上明確指出,當前供需錯位的形勢並未發生實質性變化,部分企業和地方政府去産能的決心甚至有所動搖,“對此要高度警惕,一定要樹立去産能的剛性,確保各項目標擲地有聲。”徐紹史説。
在多方努力下,去産能工作進度不斷加快,各地區、各企業結合自身實際,逐步形成了有序推進去産能的工作和制度體系。與此同時,鋼煤去産能部際聯席會議還組成10個小組赴地方開展督查,在深入有關市縣和企業督導的同時,加強調查研究與發現典型經驗相結合,及時幫助地方和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推動加快了去産能步伐。
許昆林表示,鋼煤去産能部際聯席會議建立了資訊直報系統和跨部門的聯合執法協調機制,對各地去産能進度、獎補資金使用、職工安置等實行每月調度,進一步加強國土、環保、能耗、品質、安全、信貸、煤炭減量化生産等方面的專項執法檢查,倒逼部分落後産能加快退出。對進展緩慢和工作不到位的地區,採取全國範圍通報、集中約談等方式,進一步傳導壓力,督促進度。
“為充分發揮政策激勵效應,部際聯席會議還按照多退多補、早退多補的原則,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儘快退出無效低效産能,進一步實現産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許昆林表示,一些地區和企業主動調整了去産能進度安排,將後幾年的部分退出任務提前到今年完成。
改革成果超預期
去産能工作實施近一年來,無論是企業經營效益,還是行業發展狀況,都出現了積極的變化。更為重要的是,以鋼鐵、煤炭為代表的快速去産能並未對宏觀經濟增長帶來太大衝擊,今年前3季度我國GDP增速均保持在6.7%,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的態勢更加明顯。
中國鋼鐵協會發佈的數據顯示,前3季度,中鋼協會員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9920.87億元,盈虧相抵實現利潤252.0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虧損面同比下降21.21個百分點。“鋼材庫存下降,價格回升,表明化解産能的階段性效果已初步顯現。”中鋼協副會長遲京東説。
與此同時,前3季度煤炭産量24.6億噸,同比下降10.5%;消費量28.4億噸,同比下降2.4%。中國煤炭運銷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煤炭企業前3季度實現利潤224.8億元,同比增長15%。
國家發改委經濟運作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大部分工業行業利潤增速放緩甚至下滑之際,鋼鐵、煤炭等行業利潤增幅較為明顯。隨著經營效益逐步好轉,鋼鐵煤炭企業融資環境將有所改善,現金流緊張、安全投入欠賬、欠發緩發工資等深層次矛盾都得到了較明顯的緩解。未來,去産能、降成本效果仍將繼續顯現。
去産能一方面帶來了行業經營狀況的改善,另一方面也促進了産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寶鋼、武鋼實施聯合重組成立的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旨在打造鋼鐵領域世界級技術創新、産業投資和資本運營平臺;煤炭方面,全國6000多處30萬噸每年及以下的小煤礦中,已有2600多處列入去産能範圍。
此外,鋼鐵、煤炭行業好轉也帶動了關聯行業的回升,對宏觀經濟的積極影響逐漸增強。今年1月至8月份持續下降的鐵路煤炭運輸到9月份扭負為正,實現3%的增長。一度疲弱的鋼鐵煤炭現貨、期貨交易再次恢復活躍,成交量明顯放大,價格逐步回升,對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和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的走強發揮了積極作用。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是實實在在的,而且超出預期。一些落後産能退出後,供給領域供求關係發生積極變化,再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鋼鐵煤炭價格回升,工業企業利潤明顯好轉。”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説。
抽查範圍全覆蓋
産能過剩是由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所引發,因此去産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些被淘汰的産能會“死灰複燃”,甚至還會反覆出現。儘管完成今年去産能任務已無懸念,但從長遠看我國産能過剩的局面並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對此,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連維良多次表示,中央去産能的決心不會動搖,力度更不會減弱。要理性判斷市場前景,深刻領會中央精神,更加堅決地淘汰落後産能,更加有力推進去産能工作。
針對當前鋼鐵煤炭去産能過程中存在的工作進展不平衡、個別企業違規新增鋼鐵産能等問題,許昆林表示,相關地區和企業的去産能工作完成公告公示後,還要接受省級人民政府和國務院國資委驗收。在此基礎上,部際聯席會議按照雙隨機原則還將抽查驗收成果。“抽查工作在12月底前全部完成,抽查範圍做到有去産能任務的地區全覆蓋,每省區抽查比例為當年任務的30%左右。”許昆林説。
去産能也絕非“一去了之”,在嚴格把關確保真去真退的同時,要統籌處理好去産能與保供給、穩物價的關係,切實保障迎峰度冬、度夏煤炭的穩定供應,同時深入細緻地做好職工安置,督促地方嚴格使用好中央獎補資金、籌集好配套資金、做好職工轉崗培訓和社保費用銜接,搭建更多創業平臺,拓寬就業和再就業渠道,加大對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力度。
“下一步,鋼鐵煤炭去産能工作一方面要加快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淘汰落後産能;另一方面要加大與結構調整、産業轉型、企業重組等相結合的力度,從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綜合施策,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和産能企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後續的去産能工作開好頭。”許昆林説。
目前,由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組織的2017年去産能實施計劃編制工作已接近尾聲。據悉,明年鋼鐵、煤炭壓減産能的力度將不會小於今年,將進一步落實有保有壓的金融政策,繼續鼓勵相關優勢企業加大兼併重組力度。同時,去産能相關債務處置、資産處理等政策措施也將在近期出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顧 陽)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