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麗靚
“近一段時間煤價猛漲,現在每天一噸煤漲價5-10元左右,而10月底的時候一天一噸煤漲一百多。目前,煤場根本存不住煤,用煤企業已到了搶煤的地步,現在我們只針對大客戶,並且訂購最少一萬噸起,押20%的煤款才發煤。”在山西大同從事煤炭生意多年的老張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現在的煤價漲太高,太不正常了。我們也比較擔心,價漲得太快跌的就越快,只希望借著這波行情能夠追回前兩年的虧損。”
伴隨著供暖季的開啟,煤價飆漲,用煤方四處搶煤,煤市亂象不斷刺激著供需雙方的神經。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偏高的煤價及供應短缺不會成為常態,“去産能”依然是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隨著先進産能的釋放、中長期合同的簽訂及其他政策的實施,煤價繼續向上空間不大,將逐步趨於穩定和理性。
動力煤價結束18連漲
“近期,來我們這兒採購的用煤大戶挺多的,不少是從外地趕到這裡來的。”老張表示,實際上他們的煤在山西大同算不上優質,優質煤源多在國企手中,但由於各種原因一些客戶從那邊難以買到煤,因此很多用煤大戶也到民營煤礦來採購。“現在我們發煤都優先選擇老客戶和大客戶。”
老張坦言,前幾年幾個礦都停産了,因為越生産越虧。趁著現在形勢還好,正在加緊生産,多賣一些煤填補一點前幾年的虧損。
針對近期飛漲的煤價,發改委重拳頻出試圖給火爆的市場降溫。發改委副秘書長許昆林日前表示,目前正研究把先進産能的釋放期限延長到今冬明春供暖期結束,並鼓勵供需雙方簽訂年度中長期合同。不僅如此,近一週,發改委連續召開規範煤炭企業價格行為提醒告誡會;召集煤炭局、鐵路總公司等部門研究做好新增運力和有效資源的工作銜接;開展動力煤期貨查處違法違規交易專項調研等。
監管加碼背景下,飛漲的煤價暫時收住了“腳跟”。11月9日發佈的最新一期環渤海動力煤指數顯示,環渤海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606元/噸,環比下行1元/噸,結束了此前煤價連續18期上漲的局面。
“這是由於煤炭市場本身及政策雙重因素作用的結果。”一位市場人士指出,如同股市一樣,價格上漲過高、過快,必然會有調整的需要。而從9月8日到11月9日,兩個多月內發改委七次召開針對煤炭供需的會議,實屬罕見,從中可以看出形勢的嚴峻,顯示出監管部門重視的程度。發改委不斷釋放先進産能,持續增加煤炭供應量,有效緩解了供應壓力,在較短的時間內,港口及用戶的庫存增加明顯。
但也有市場人士指出,當前執行降價及放開産能的基本上是國有企業,具體執行尚有一個時間差,很多企業可能拖而不做,因為拖一天就是幾百萬的利潤,政策能否見效尚待觀察。
去産能與價格相機抉擇
臨近11月底,去産能任務也進入衝刺階段,多個省市明確已完成退出任務。
然而,數據顯示,今年關閉退出煤礦中僅有5%為正常生産礦井。2016年計劃關閉退出的煤礦中,既有因資源和市場原因已經停産、停建、緩建的非生産礦井,也有證照齊全的生産礦井,比例基本為1:1。在生産礦井中,約有90%因資源枯竭或持續虧損等原因早已停産,並未貢獻煤炭産量。
僅有10%左右為在産礦井,這些礦井退出關閉主要是因為規模不符合國家要求,或者資源面臨枯竭未來不具備提升潛力。總體來看,2016年各省市計劃退出的2.9億噸煤礦産能中,實際可以貢獻産量的礦井産能不足1500萬噸,對市場供給影響有限。
“高煤價勢必將推動復産,因此去産能仍是明年主基調。”中金公司認為,今年退出産能中實際在産的不足1500萬噸,關停難度相對較小。明年去産能計劃將更多涉及有效産能關停,對産量起到實質收緊作用。明年煤價走勢將呈現前高後低,並最終穩定在合理區間。
“去産能依然擺在首位。”長城證券分析師汪毅認為,如果先進産能的釋放使煤炭供過於求,價格過度下跌,監管部門應該會對産能的釋放再次進行控制。多次博弈與相機抉擇,最終會使煤炭的供需達到一個弱均衡的狀態。
市場普遍認為,此次煤價上漲並不是需求發生根本轉變。現階段,經濟運作基礎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目前,從發展階段看,仍處於經濟需要轉型、發展模式需要改變的時期。
長城證券認為,短期看,焦煤現在沒有什麼調控政策,並且處於旺季,歷年有旺季提價的慣例,焦煤價格預期穩中有升。動力煤,雖然有先進産能釋放,考慮到現在庫存低位及冬儲,價格應該有向上的可能,但監管部門在去産能與産品價格之間相機抉擇,價格繼續向上的空間不大。中長期來看,監管部門還是將去産能置於控制價格之上的,價格的回升要服從和服務於去産能這個任務。去産能會持續進行,動力煤市場供需會達到一個弱均衡狀態。煤炭響應機制觸發的起點是環渤海地區發熱量5500大卡動力煤的綜合平均價格為460元/噸,這有可能是煤炭價格的低位。環渤海動力煤價格可能會在460元-500元/噸之間震蕩。
華鑫證券認為,雖然一定程度上淘汰了部分落後産能,但近期需求旺盛和價格上漲推動一些在建産能加快投産,整體産能未必有明顯下降。預計基建投資和房地産投資會在明年二季度雙雙回落,屆時相關大宗商品及生産資料的需求和價格會相應回落。未來隨著需求走弱,可能會重新形成過剩産能。在此邏輯下,目前生産資料價格上漲可能繼續維持1-2個月,但從跨年度的2-3個季度層面來看是不可持續的。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