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結束,暑期電影票房也塵埃落定,根據藝恩智庫獨家提供京華時報數據顯示,截至8月31日24點,暑期三個月(6月1日-8月31日)上映的影片總票房為124.29億元,與2015年暑期檔三個月的總票房124.31億元基本持平,但增幅已創下近年來新低。電影《魔獸》以14.72億元票房奪冠,排在其後的為《盜墓筆記》(9.87億元)。和以往相比,這個夏天中國電影發生了什麼變化?京華時報記者近日採訪了多名業內人士,回顧總結了過去的三個月。
A讀數
124.29億與去年基本持平
根據藝恩智庫數據,截至8月31日24點,2016年暑期檔三個月(6月1日-8月31日)上映的影片總票房為124.29億元,與2015年暑期檔三個月的總票房124.31億元基本持平(少了0.02億元),但已經創下近9年增幅新低。而2015年暑期檔增幅則是35.12%。從觀影人次來看,2016年暑期檔觀影人人次為3.73億,比較去年的3.55億人次,增幅為5.1%。
從2010年到2015年,中國電影市場這6年的暑期檔票房分別為23.3億元、42億元、42億元、60億元、92億元、124.31億元,逐年實現票房階梯式增長,在今年暑期檔“遇冷”的狀況之前,上一個暑期檔增幅“遇冷期”出現在2012年(與2011年暑期檔票房持平,增幅減緩)。
國産片守住陣地但佔比下降
今年暑期檔國産片繼續保持優勢,82部國産片過億的有13部,票房佔比52%,18部進口片貢獻約60億元,票房佔比48%。而2015年暑期檔國産片92部,截止到8月18日國産片票房佔比62%,進口片佔比38%。很明顯,今年暑期國産片票房佔比有所下降。
回首2015年暑期檔,排在前5位的影片票房均過6億元,前三名《捉妖記》《侏羅紀世界》《煎餅俠》都超過了10億元,《大聖歸來》當時也達到了9.5億元。
今年暑期檔,票房排在前6位的影片票房均過6億元,但破10億元的電影僅有一部《魔獸》,最終票房難以和去年的冠軍匹敵。眾多業內人士都表示,今年暑期檔缺乏“爆款”的現象級電影。
此外,《魔獸》排片佔比65.1%創新高。由於今夏國産電影普遍品質不太高,有一些進口影片也被院線寄予希望。
B特點
缺乏現象級缺乏黑馬片
今年暑期檔的影片豆瓣評分普遍偏低,多數影片得分徘徊在5分左右。在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中,有3部影片的豆瓣評分在6分以下,4部評分在6分-7分之間,2部評分處於7分-8分之間,8分以上影片僅有一部《X戰警:天啟》,票房與口碑雙豐收的多為進口片。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今年暑期檔影片品質堪憂,口碑卻明顯下滑。
暑期檔也缺乏一些“爆款”影片,院線人士也稱難選出黑馬片。有票房專家認為,《使徒行者》算是比預期票房高的影片,原本預期2億-3億元,最終達到5.81億元。影片雖跟劇版的評分和口碑有一定差距,但較成功,且檔期內無太大勁敵,最終突出重圍。
香港導演票房口碑雙收
幾部內地與香港合拍、由香港導演執導的影片都獲得了不錯的票房和口碑。
除了《使徒行者》外,由梁樂民、陸劍青的《寒戰2》延續佳績;陳木勝的《危城》斬獲了1.67億元;杜琪峰執導的新片《三人行》告別了去年《華麗上班族》的票房失意,獲得超1億元的票房。
朋友圈電影依然賣不動
和以往一樣,那些在朋友圈、在影評網站獲得高口碑推崇的影片,今年暑期都票房慘澹,或是和預期有較大差距。《哆啦A夢:新·大雄的日本誕生》在日本取得了連續三周票房冠軍的好成績,但在內地票房剛剛過1億元。高口碑的《海洋之歌》僅得1536萬元。印度最賣座大片《巴霍巴利王》在內地票房僅有749萬元。《火海淩雲》在俄羅斯狂卷約2億元,但內地票房僅3050萬元。《海底總動員2》在內地2.54億元的成績與北美有很大差距。文藝片境況也不太樂觀,《路邊野餐》收穫643萬元票房基本收回成本。
大數據助力電影行銷
今年暑期檔“票補”大幅減少,《致青春2》《絕地逃亡》《夏有喬木》《封神傳奇》《盜墓筆記》等多起保底發行落敗。
電影行銷方面,大數據也越來越被重視,在暑期助力了電影宣發,像《魔獸》《寒戰2》等都是實例。百度李彥宏透露,曾助力《魔獸》宣發,利用用戶畫像功能來提升票房,“通過用戶畫像把可以影響的人群從搖擺(狀態)轉化成真正去看電影的。片方認為如果有5%的票房提升就很滿意了,最後實際上提升超過了200%。”
“IP電影”成槽點陣地
IP電影成為吐槽密集的“多發地”,在劇本、製作、主演演技等方面引發了爭議。《封神傳奇》雖投資巨大,但雷點引發全民吐槽。《盜墓筆記》口碑兩極,主演“強組CP”也成為槽點之一。
《致青春2》《夏有喬木雅望天堂》《所以和黑粉結婚了》《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泡沫之夏》等口碑也是跌至谷底,青年主演表演生澀、CP感不夠強、劇本硬傷等問題凸顯。
C聲音
今年暑期票房才是正常現象
多位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直言,雖然今年暑期檔票房創增幅新低,但總票房並不低,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現象。UME影院總經理劉暉表示,“其實應該比去年同等下降的,但由於去年下半年和今年上半年銀幕增長數填補了票房本應該下降的部分,所以最後是持平的。今年暑期票房是正常的,去年才是不太正常,爆得太厲害。”“一起拍電影”的票房專家山甲也稱今年暑期這個數據正常,“去年幾部現象級片子的成功商業模式無法複製,去年是大爆炸,今年才算正常狀況。”
談及今年暑期影片口碑,劉暉直言口碑最高的是《X戰警》和《寒戰2》,而《魔獸》和《盜墓筆記》都存在如何讓原著粉和電影觀眾滿意的問題,許多影片票房不如預期,要麼是爛片一蹶不振,要麼勢頭如《魔獸》首周猛但後來陷入頹勢,制約的還是口碑本身,“IP本身沒過錯,關鍵是如何轉化如何用。”而整個檔期不熱也導致《多啦A夢》等高口碑片暑期檔未成“爆款”,“很多片子都無法吸引人的注意力。接下來只能看《星際迷航3》能否帶熱9月了。”
今年暑期影院平均上座率低於13%,直接影響影院的收入,不少影院營收壓力增大。劉暉表示,全國影院場均人次暑期都很低,“新影院的建設分流了觀眾,而片子都缺乏賣座大片,現在這個場均人次大家明顯吃不飽。”
票房不高跟票補關係不大
今年暑期票房未見大幅升高、未見爆款影片,是否和爛片多、票補減少有關?劉暉認為雖有這個因素,但並不是絕對的直接的決定因素,“資本市場緊縮,波及到電影行業是正常的。票補縮減更多是讓影院意識到,要把過去依賴票補而忽略的東西撿起來,進行理性成本核算等。”
“一起拍電影”的票房專家山甲則認為,片子不好肯定是原因,但票補影響其實不大,“我問過一些影城經理,今年的票補活動並沒有減少,只是好的片子少,所以瘋狂的票補少,整體趨於穩定,但前期票補投入還是保持有一定的量,沒有減少得很厲害。”而且,對於一些片方比如《致青春2》等來説,票補額度是增高的,許多票補開始滲透到了發行,阿裏影業、微票兒、貓眼等都是代表。
至於保底發行為何不靈的狀況,山甲表示,保底發行在未來會成為常態,只是保底發行本身具有滯後性,“今年保底發行的票房數字是去年就定的,但去年市場環境那麼好,大家不會想到保底的這個數字在今年是誇張的。今年市場冷靜了,才發現保底發行不行了,但保底發行方式其實是好的,比如一些公司進入項目,不走保底發行可能就接觸不到。只是這個數字取決於公司的能力,決定保底數字是多少考驗它的判斷力。”
[責任編輯:李帥]